华为荣耀新掌门刘江峰:让我们重新出发

飞象 中字

  马年春节刚过,华为荣耀新掌门刘江峰就在高铁途中对团队表态:新的一年,新的使命,让我不敢一日懈怠。

  刘江峰说,我们正在组建荣耀业务部,组织设计也正在规划中,我们新的组织,必须要有新的思维,去中心化,平等,开放的组织设计,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才能把外界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包括花粉们,包括极客们,一起构筑新荣耀。以用户为终,也以用户为始。“不管功能部门的设置如何,以产品经理为核心的产品设计,以用户体验为唯一导向,以电商为营销平台,是这次组织整合的目标。”

  “我希望,我们用心打造的,不仅仅是手机,更是一种融合品牌理念,生活态度,设计元素和无微不至的服务的产品,我们销售的,是快乐,是社区,是去体察人性,是去消除人们的痛苦。不论你是新闻控,八卦大仙,社交坛主,还是音乐迷,摄影发烧友,电影爱好者,在路上的旅行者,或者游戏大神,在荣耀里,都能找到你的同道。”

  最后,刘江峰写道,“我真心的希望,荣耀,能够给与众不同的你,一个新的选择;新荣耀,新生活!”

  以下是全文:

  节后,在南京火车南站候车,前往杭州。新的一年,新的使命,让我不敢一日懈怠。耳边忽然传来熟悉的华为铃声,坐我旁边的小伙子掏出熟悉的p6手机,让我立刻对这个小伙子有了亲切感。我自己也不禁对这种挺二的心态会心一笑。来终端快一年了,不知不觉已经把它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一起欢笑一起郁闷一起酣畅。

  记得18年前加入华为的时候,年少轻狂,胸怀大志,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激情。记得曾经4年没心没肺地没有回家过年,在为中国人自己的GSM日夜奋战;记得在3号楼1千多兄弟姐妹们,连续数月挑灯夜战,每天晚上11点都还在办公室,无一人回家。那是一段青春燃烧的岁月,也是我们实现梦想的历程。当年的兄弟姐妹们依然记得那段青春无悔的日子,虽然单调,却闪亮。别人致青春,我们致理想。到今天,依然感谢公司给我们创造的机会,提供的平台,我们做的不是产品,是梦想。

  后来的岁月,随着公司越来越大,业务越来越成熟,管理越来越规范,那种和兄弟姐妹们并肩作战的机会越来越少,管理成了主旋律,我们只是一只航母上的普通一员。诚然,对于十几万人的公司,保证这艘航母安全前行和队伍的整齐,可能更加重要,这也是为何我们走到了今天的重要原因。

  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在消费者业务上,原有的一套流程,框架,实际上和消费品业务不那么匹配。消费品和原来运营商产品,比如手机,最大的区别,它不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一个有品牌内涵,有文化意味,有灵魂的物品,选择它,很多时候是选择一种生活的态度,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如苹果,如大众。当年选择大众汽车的车主,往往意味着一位务实,对自己社会地位自信的人,开的是一种简单务实的车;买大众的人,反对势利眼,乐于贬低那些喜欢在邻居面前炫耀的车主。同样的,我们的荣耀产品,应该给什么样的人,他们有什么样的需求?他们渴望什么?厌恶什么?只有以终为始,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可能让华为或者荣耀,成为消费者喜爱的消费电子品牌。

  小米的成功,相信刺激了很多人的神经,但它清晰的品牌定位,为发烧而生,不论大家如何吐槽,已经阻挡不了今天它的品牌成为可以和华为消费品品牌并驾齐驱。以敌为师,才能成长。

  我们公司是传统设备厂家,以硬件能力见长,所以在产品竞争力上,也一直追求ID的领先,更美的机器。在过去两年,我们取得很大进步。但光有外表是不够的,我们喜欢花瓶,但更喜欢气质美女。我们的软件UI,虽然进步不小,虽然百般理由,但外界的诟病,和对手的差距,那确实也是秃子头上的虱子。以往我们的软件研发,还是传统的B2B思维,我做啥你们用啥,并不用心去聆听客户的声音,并不清楚我们的产品卖给了谁,我们更多地是去交付,去生产,而不是去设计,去雕琢。我们的研发中间层空心化,流程的高大上,都让我们和别人格格不入,反应慢,效率低,文山会海,考评如潮,处处都显示着我们世界500强的基因如此strong,我们写代码的人,往往是几个13,14级的员工带领一堆外包员工在coding,其他人在开会,在战略,在写胶片。但恰恰这让我们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步履缓慢,反应迟钝,好比高手过招,身负重甲,招招被动。我们在快消品和互联网的市场竞争中,面对的都是身手灵活,招招致命的对手,一着不慎,足以致命。互联网的本质,平等,开放,去中心化,如果不能轻装上阵,简化流程,等待我们的将是深渊。我们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控模式,将不再是我们成功的法宝。某种意义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速度已经超越其他竞争因素,成为关键竞争要素。

  一直很欣赏社交巨头facebook曾经的座右铭,MoveFastandBreakThings.多么朝气蓬勃,多么充满希望!今天,它成为全球最繁荣的社交网站,但地位也已然从“鄙视链”顶端滑落,他们在年轻人的眼里不新也不酷了。就像是梅耶尔入主之前的雅虎一样。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