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一届5G算法创新大赛公布进入复赛的团队名单。这标志着5G算法大赛进入到新的竞赛阶段,也意味着该大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5G算法创新大赛举办对产业界的影响,特别是如何促进产学研加深合作的作用,媒体专访了大赛评审组组长、中国通信信息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所长王志勤。
王志勤表示,我国正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特别是创新体系的建立,而5G算法创新大赛这种模式正是构建创新体系的一次尝试,可以激发高校大学生创新的理念和能力,将创新源动力充分发挥出来。另外,其为高校以及研究机构与产业界结合提供了纽带,让产学研结合得更加紧密,推动我国持续创新能力的提升。
我国已成为5G创新发源地
目前,5G已经成为了全球电信业界关注的焦点,标准化工作也将在2016年正式启动。各个国家也纷纷制定了5G商用的时间表,并开始5G技术试验。
而此次通信技术变革与之前2G、3G、4G最大的不同便是我国已经开始引领5G的研究。据王志勤介绍,我国在2013年便成立了推进组,在5G研发进度上可以说是和其他领先的国家并驾齐驱。并且我国在5G概念上,如场景设计,KPI指标,架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志勤进一步解释称,在3G、4G技术研发时,我国从标准化阶段才开始起步,在5G时代,我国从5G的需求和原创性阶段便开始设计5G的概念、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国提出的5G主要的关键性能指标等已被ITU接受,统一可配置无线接口技术架构也被业界共识。而这种概念型创新是原来我国很缺乏的。此次,我国能够在概念上实现引领填补了我国无线技术创新的一个空白,也让我国从通信大国变为通信创新强国迈出了一大步。
5G算法创新大赛让产学研关系更紧密
5G算法创新大赛不仅聚集了国内通信领域最为优秀的高校和人才,还聚集了分布在产业链各个环节并引领5G研发的多家厂商。这无疑将让产学研在5G研发上具有更加紧密的联系。
据了解,第一届5G算法创新大赛由Altera、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友晶科技主办,华为、英特尔、展讯通信赞助。
对于如此多的厂商联合举办这样一场竞赛,王志勤认为,这是一次对产业界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一次尝试。由于其中既有电信设备商,又有芯片厂商,可以让整个产业链在研发过程中便可直面各个环节的需求和难点,可以有针对性选取最为合理并能实现的技术作为5G标准。
对此,王志勤以芯片举例称,通信标准技术最终能不能实现还是要看系统和终端芯片能否实现。而这些芯片对于算法的复杂度的要求十分严格。通过这样形式的多厂商联合举办算法创新大赛无疑可为业界提供可实现的算法思路和创意。
为高校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
此次5G算法创新大赛无疑为高校人员提供了一个进一步融入到产业化研发的平台。王志勤认为,通过这样的活动,让这些人员从理论研究到产业化研发有了一个良好的衔接,并让他们对产业链有了个全面的了解,获得全面发展机遇。
王志勤进一步解释称,通过算法设计,FPGA实现这种软硬的结合方式,让参赛者可对软件、硬件都有了全面的了解,并可以通过软硬件结合的尝试明白哪些算法可以最终实现,哪些看上去不错的算法最终无法在硬件上实现,让他们学会通盘思考,而不是紧盯着某一方面忽视全局。
这次的算法大赛,最大的受益方还是整个产业界,通过万众创新的模式,围绕产业界提出的SCMA/F-OFDM/PolarCode等5G新空口关键技术,开展算法研发,为学子们的创新冲动和创新的天赋找到了难得施展舞台,这次大赛对推动5G新空口关键技术的成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为未来产业界培养了一大批了解和掌握新空口新算法的难得的人才,这些无疑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价值,其可帮助这些活在象牙塔里的人才更容易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将理论研究能力尽快转化成可实现的产品及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