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巨头们在手机配件领域的野心疯狂膨胀,消费者还愿意为其买单吗

智能相对论
关注

智能手机的“退化”史和背后的逻辑

互联网没有记忆不代表消费者都得了健忘症。正巧,又到了一个十年的尾巴,从苹果发布iPhone 4至今已经十年,这十年也是手机行天翻地覆的十年。今天,“智能相对论”就跟大家简单的聊一聊,这十年来,智能手机的“退化”的部件和消失背后的逻辑。

首先是不可拆卸电池,在Galaxy S5时代,三星依仗着可拆卸电池,用广告把iPhone用户展现成了一群靠墙(充电)而生的人。一直以来,iPhone就不支持可拆卸电池。内置电池的设计让充电宝成了出门必备,也让充电成了一件麻烦而痛苦的事。大家恐怕都快忘记了随身带着几块备用电池,手机随时随地满血复活的历史了吧。

但厂商的考虑则是,一体化的设计,让手机变得更加轻薄,“颜值”更高——这对消费级的科技产品来说是很重要的,简洁、优雅的科技美学会让你的产品更具竞争力。在实用居上的时代,iPhone 4在一众黑大傻手机中脱颖而出,其造型和美感功不可没。有很多人阐述自己选择iPhone 4的原因:它看起来更像是来自未来的产品。

但更但重要一点,也是厂商不愿意透露的是:一体化设计可以加速用户的换机周期。手机电池在老化后,容量降低,续航得不到保证,电池电压峰值降低,手机性能下降。此时,大多数消费者的都会觉得旧手机到了卸甲归田的时候,选择更换手机——即便手机换了电池依旧可以再撑两年。

而在使用习惯和生态绑定的情况下,大多数消费者会在更换手机时,继续使用原品牌。相关统计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以苹果为例,常年维持在50%以上的品牌忠诚度。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苹果手机用户,在更换新手机时会继续选择苹果。如果旧手机还够用,谁会为新品买单呢?

智能手机的“退化”史,是巨头们利益野心的作祟

同样的策略在储存空间上故技重施。iPhone以安全为名,一直不支持扩展储存,安卓厂商近些年也多有跟进,这让许多只是想储存一些照片和视频的用户不得不选择更高溢价的大储存版本。

以iPhone 11 pro max为例,64GB储存版本和512GB储存版本除去储存容量外没有任何差别,但两者的价格相差3100元。而市场价格500GB Nvme闪存的约为500元,仅此一项的利润,就超过一部2000多元中端手机的售价。如此简单的策略就能带来巨额的利润,怎能不让人心动?

智能手机的“退化”史,是巨头们利益野心的作祟

而取消耳机孔,推出真无线耳机则是另一场饕餮盛宴。

2016年,iPhone7系列发布,以防水和接口过于老旧为由取消了耳机孔(然而带有耳机孔的三星、索尼等品牌的手机都有着良好的防水性能),作为替代策略,苹果推出了Air Pods。

在发布一代的两年后,2018年,凭借着高利润和高销售量,Air Pods的年利润达到108亿元,而作为对比,同年小米全企业的净利润约为85亿元。

而根据trategy Analytics研究报告中的数据,2019年Air Pods的销量达到了惊人的6000万部。仅仅三年,苹果就将蓝牙耳机的风潮吹遍了世界,也让自己赚的盆满钵满。

有趣的是,曾经在自家产品发布会上嘲讽苹果没有耳机孔的三星,在坚持了两年后,也取消了耳机孔,而自家的无线耳机Galaxy Bus也已经更新两代了。

智能手机的“退化”史,是巨头们利益野心的作祟

说到这里,相信大多数读者都已经看透了退化背后的逻辑——手机厂商对利润的追逐。商人逐利本无可厚非,但是不顾消费者使用体验,不想着共赢而是单方面压榨,真的做得长久吗?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