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开放”,未来安好?

龙飞
关注

一个时代一个产品!

一场鸿蒙系统的发布会,引起了科技圈不小的震荡。

在智能产品领域,IOS和安卓的霸榜时刻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性存在,但在万物互联的时代,这种满足智能单品带来的智能化服务操作,已经完全不能适应万物互联时代的智慧服务,鸿蒙的出现,既是自己突破向新的布局,也是万物互联时代加速落地的开始。

移动互联网时代,在安卓与苹果的对抗阵营中,华为的出现为安卓大军带来了高端市场的窥望,也带来了超越苹果的野心,在没有受到打压之前,华为旗下的P系列和mate系列已经成为国产手机市场的实力担当,如今,华为已经在5G网络技术方面走到世界前列,它的万物互联概念形成得比苹果和谷歌都更早,也更成熟。因此鸿蒙OS 2决非仅仅是应对美方断供制裁的生疏替代之作,它有自己更先进的技术含量,志在弯道超车。

逆袭之战,华为的下一个十年

发布会一开场,余承东就说道,过去 10 年,华为在智能手机领域做出了很大创新和突破,并且在 PC、智慧屏、智能穿戴等领域都布局了产品,给行业带来了改变。未来 10 年,华为将围绕“1+8+N”的全场智慧生态战略。

很显然,这是为鸿蒙做了一个前瞻性的占位,因为鸿蒙不再是单一的属于手机、电脑、平板等某一个智能产品的系统,而是整个万物互联产品的一个系统。

这也是华为在一开始做鸿蒙研发时的想法,五年前,华为就看到了这样的趋势,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前瞻性的布局,华为如今才能有奋力一搏的机遇,才能有引领未来的勇气。

万物互联时代之所以迟迟不能落地,华为认为,问题的根本,是操作系统的碎片化从系统底层制约了多设备场景化体验。为不同设备重复开发操作系统,造成不同屏幕交互适配困难,并且缺少高效的开发环境与工具。

鸿蒙 OS 的初衷就是让不同智能设备用一套系统沟通,这是华为在尝试解决另一个维度的问题,也是安卓没有解决的问题。

IoT 的概念说了很多年,但过去 IoT 市场主要在把 IoT 设备连接上网络,华为认为真正体验的提升是硬件终端之间的协同,这就是鸿蒙 OS 的出发点。

洪荒之力,优势何在?

看的出,内外交加的华为,这次使用了自己的洪荒之力,但在发力之前,很多人其实更关心的是鸿蒙的内在基因,究竟有没有彻底脱离了安卓大本营。

因为鸿蒙是初生系统,多以和安卓同源linux。按照华为官方此前曾说的,前期鸿蒙OS仍然兼容安卓应用。而考虑到兼容问题,大量的安卓apk调用接口都带android路径,这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到底只是文件名带android,还是整个文件都是搬运,这一点目前外界无从知晓,只能通过源码来验证。

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是,手机版鸿蒙2.0,仍然保留着一些安卓的痕迹,但在核心中,已经逐步替换了华为自己的成果。

据了解,安卓系统每年的大版本大约有 1.1 亿行代码,其中只有 1500 万行是谷歌自己的代码,大部分代码来自于各大开源社区,还有一部分来自于高通、联发科等芯片厂商,安卓系统采用开源代码的比例超过 80%。

就连苹果的 iOS 系统也是如此,可以说,目前几乎没有一款软件的所有代码都是由一个公司自己写的。

在华为眼中,做鸿蒙 OS 不是自己要写多少行代码,而是真正改变消费者的体验,把问题解决,这才是核心。

对于安卓来说,用过的人们都知道其卡顿的问题,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HarmonyOS 2系统流畅度相比上一代EMUI有了大幅提升,手机在使用36个月后剩余空间极小的情况下,依然有接近新手机的读写速度。同时HarmonyOS 2优化了后台应用保活能力,让任务持久在线,即使用了再多应用也能实现状态恢复,离开时看到的信息回来可以继续看。比如网购时临时回复微信消息、打开搜索App查资料,返回购物App时可以直接回到上次浏览的界面。

再有一个就是连接,鸿蒙 OS让多设备的协同体验上升到新的维度。

现在大多数硬件产品只能单一使用,因此用户就需要忍受单一设备的短板,比如电视的处理性能不足,手机的音响效果一般。

在鸿蒙 OS 的基础上,不同设备可以互相弥补短板,每个设备的长板得到发挥,从而给用户一个“超级终端”,这样的话,华为可以说从根上改变了硬件形态。

鸿蒙“开放”,未来安好?

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智能终端市场,而中国自产的智能终端设备成为了美国对中国技术打压的首轮目标,芯片和操作系统则是其实施打压的两大杠杆。中国实现这两项关键技术突破已经势在必行。

鸿蒙OS 2面向全球市场,但中国市场无疑应该成为它发展壮大的根据地,而想要彻底的占领中国市场,那就离不开对安卓系统的颠覆。

谈到安卓,那就离不开对其内部架构的分析,安卓是基于Linux的,是宏内核,由一堆底层特权模式的核心代码紧密组合在一起。这个架构,它的灵活性是不够的。面对各种硬件配置的手机,或者平板、电视之类的系统,它都是这一个架构,怎么适应?

而鸿蒙基于微内核,比Linux要灵活,对机器进行优化组合更有空间。而编译器对于操作系统效率是非常关键的,华为会用方舟编译器积累的技术,甩开安卓虚拟机的限制,直接对各类机器进行高效编译。微内核架构有利于在这个方向进行努力,如一个关键组件并不是象Linux那样已经定好了代码写死了,而是在不同机型由高效编译器分别准备好。

这种开发非常有难度,需要对操作系统底层有深入的了解。但只要投入足够的人力去做,原理上有把握做出来一个开放的高效操作系统。其实这一步并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应用程序开发商要配合在新系统上编译,而且不是随便编译能用就行,要深度优化共建生态。

在此前的鸿蒙生态峰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AI与智慧全场景业务部副总裁杨海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非常欢迎第三方手机厂家使用分布式能力和鸿蒙操作系统,一起开源共建。

对于智能设备厂商而言,鸿蒙OS的加持固然能够带来品牌效应,但他们也不会轻易放弃IoT的核心入口。比如美的、九阳、海尔等家电企业虽然加入了HarmonyOS Connect,但也在构建自己的IoT控制中心。

对于主流手机厂商而言,不但没有在手机上使用鸿蒙OS的动力,还在IoT业务上与华为有着直接的竞争。比如小米就在鸿蒙OS推出后,也发布了自己的小米Vela系统,同样聚焦碎片化的IoT生态。

从现有的格局来看,未来的IoT业务一定是众多企业竞争的焦点,鸿蒙的出现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但基于对用户和未来格局的考量,其实对于更多的有实力的企业来说,依然是处于观望的态度,而且华为自身也是这样,从自研设备上来看,华为并没有将鸿蒙OS的装机完全寄托在手机上。在宣布推出搭载HarmonyOS 2的手机新品的同时,华为还发布了首款搭载HarmonyOS 2的智能手表、平板等产品,而之前华为已经在智慧屏、车机上应用鸿蒙OS。

而且为了增加鸿蒙OS的适用性,华为制定了鸿蒙升级计划,目前来看总共超过百款的机型可以升级到鸿蒙系统上,有的甚至是四五年前的老机型。其实道理也很简单,这些老机型升级到鸿蒙系统上,用户才会有兴趣将这些老手机捡起来使用,这样也就增加了鸿蒙机型的数量和覆盖面了,对于华为普及鸿蒙的正面意义显而易见。

所以鸿蒙的未来状况如何,归根到底是其打破安卓和iOS给用户带来的适用性,但从长远来看,鸿蒙对中国的互联网技术深耕和物联网建设有着重大价值,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独立自主尤其具有战略意义。但将操作系统掌握在中国公司手中,仅靠华为一家行动是远远不够的,希望中国其他企业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支持华为“千里跃进大别山”,共同成为它的友军。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