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真无线时代的最后一道难题,怎么破解?

我的极刻
关注

自从电器被发明以来,人们对无线的渴望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而这也不断推动着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在通信领域,从最早的有线电报,到后来的电话、手机,线缆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被边缘化。

而在智能手机出现的近20年后,人们正尝试去除与通信相关的最后一根线缆。虽然过程曲折,但真无线通信的时代,似乎马上就要到来。

通往真无线时代,还有哪块拼图没有完成?

哪怕是在智能手机行业高速发展的5年前,与手机相关的每一个方面,线缆的身影都无处不在。

上下班时,人们拿出各种有线耳机,插入手机的3.5mm耳机孔收听音乐;回到家后,人们又把手机插入充电接口,等着电量充满。

但许多用户在享受手机带来的便利时,都会抱怨这样一件事:

自己的桌子上密密麻麻都被各种线占据,连放东西的地方都没有了。

▲ 看到密密麻麻的充电头,小黑强迫症都要犯了

更让人们每天都要吐槽一遍的,还要数那些会“自动打结”的耳机线。在网上随手一搜,就可以发现各种来自用户的怨念。

▲ 甚至还有科学家专门研究了这一问题

因此,聪明的商人们就发明了各种理线工具,从中捞得一桶金。

这一局面,直到2016年AirPods的诞生,才逐渐得以缓解。

▲ 2016年发布的AirPods

看到这里,一定有小伙伴会说:你瞎说!明明在AirPods之前就已经有无线耳机了!

此话确实不假。在AirPods之前,不仅无线耳机早已存在,甚至哪家的无线耳机更好,各路粉丝就已经纷纷“开战”了。

▲ 小黑还是要站索尼(图为2015年的MDR ZX770BN)

然而,在AirPods发布之前,蓝牙耳机依然还是一部分人群的玩物,并且与手机的关系也不像现在这么大——更别提做到现在这样有线耳机难得一见的状态了。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下一个结论:恰好是AirPods的出现,彻底颠覆了耳机领域的市场规则,从此以后无数厂家都朝着“真无线耳机”蜂拥过去,而手机与耳机之间“线缆”的隔阂,就此不复存在。

手机消灭了传统电话的电线和电话线,而真无线耳机的出现又消灭了传统耳机的耳机线,那么阻碍手机全程无线使用的,就只剩最后一个堡垒:充电了。

▲ 手机无线充电

和无线耳机(即蓝牙耳机)一样,手机无线充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2年前。在2009年,Palm在CES展上发布了第一款无线充电手机:Palm Pre。

然而,真正让无线充电逐渐起势的,还是要数手机行业那几家领军人物:苹果、三星、小米、华为,以及数不胜乎的配件厂商们。如今,一款旗舰手机如果不搭载无线充电功能,那是真的要被同行们嗤笑的。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无线充电将是手机跨入真无线时代的最后一步——但这一步何时能真正跨出、能否跨稳,目前还很难说。

干净的桌面、尴尬的充电

这个标题,是小黑在手机生态彻底无线化一周后的切身体会。众所周知,原本小黑拥有的三款手机中,只有索尼Xperia 5不支持无线充电。为了实现这一“伟大壮举”,小黑特意斥巨资购入了支持无线充电的索尼Xperia 1II。

▲ Xperia系列的每一代都是当年手感最佳手机

让小黑下定决心实现无线手机生态的,还是办公室里那杂乱无章的桌面:MacBook Pro自己需要一根充电线,而拓展坞和有线键鼠又让桌面多了几根线。更别提有时还要充电的Kindle、Apple Watch和桌面小风扇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果再要加两个线给三部手机充电,小黑的半张桌子就真的全是线了。

▲ 有点像是这样,但比这再混乱一点

在这种情况下,小黑利用了原来就有的小米无线充电宝(二合一无线充版):

▲ 就是这款

于是办公桌上就留出了充足的空间可以放下水杯、小电扇(夏日办公必备)、手机支架,甚至还有各种小零食。

▲ 小黑的桌面,现在变得干净整洁

而在家中,小黑则采用了对标AirPower的小米多线圈无线快充板方案。这款可以同时为三部手机充电的无线充电板,与小黑的需求完美匹配,而床头错综复杂的蜘蛛网,也从此变得干净、清爽,不用再为了理清充电线而烦恼了。

一言以概之:真爽。

不过,别看小黑刚把充电线消灭殆尽时喜形于色,很快现实就给了小黑一记重击:这两款无线充电产品中速率最低的那款也有标称20W的功率,但在为小黑的iPhone充电时,那速度简直慢到令人绝望。

上图是一个平凡的工作日下午,小黑使用小米无线充电板(功率为30W)为iPhone 12 Pro补电时的电量趋势。从下午3点到下班时的6点,小黑在三个小时的时间中实际充电约两个半小时,但电量却仅仅从77%左右上升到了98%。

嗯,这速度确实非常苹果。

当然了,iPhone的无线充电速度缓慢主要还是出于它保守的无线充电方案,毕竟小黑的另外两台安卓手机在同一块无线充电板上时充电速度就快了很多。

▲ 当小米手机遇上小米无线充电板,充电速度还过得去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