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家上市公司暴雷:隋田力编织的专网通信业务骗局?

BT财经
关注

一个履历或系造假的神秘人,在众多上市公司和国企之间长袖善舞,编织了A股史上最大的骗局……

文丨梦萧

BT财经原创文章头图来源丨创客贴

8月3日,无论是社交媒体,还是财经门户都被隋田力这个名字刷屏。 隋田力从无名之辈,直接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这一切和他涉及的十多家上市公司有关,更和他牵扯到的数百亿资金有关。

让数家上市公司暴雷的神秘人

最先将隋田力推向台前的是上海海高通信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新三板上市公司,隋田力是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根据海高通信的公告可以看出,海高通信能在此时主动曝出实际控制人的失联是迫不得已,公告明确指出,隋田力涉及刑事案件,正在被公安机关侦查之中,公告没有说明隋田力是被公安机关逮捕羁押而失联,还是失联后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不过隋田力失联已是事实。

最早因隋田力暴雷的公司是上海电气,5月30日晚间,上海电气突然发布重大风险提示公告,作为A股+H股总市值超过700亿元的行业巨头称最终将可能损失83亿元。

 一家2015年才成立的国企,在短短几年内发展成为行业领头羊,实力不容小觑,上海电气暴雷,引出了上海星地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持有上海电气49%的股份,而上海星地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隋田力,他个人持有上海星地通信科技有限公司90%的股份,由此他成为上海电气通信技术公司的副董事长,至此,隋田力才逐渐浮出水面。

可怕的是,上海电气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不是唯一一家暴雷的上市公司,在上海海高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暴雷之前,已经有八家公司相继暴雷,除上海电气之外,宏达新材、国瑞科技、瑞斯康达、中天科技、凯乐科技、汇鸿集团、中利集团都纷纷中招,这8家上市公司合计损失将高达240亿元,如果算上上海海高通信,共计接近300亿元。截至目前被曝出因隋田力而暴雷的上市公司或达13家。 

上海海高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告中承认隋田力为实际控制人,是因为隋田力实际控制的上海星地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赛普工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分别为上海海高通信前两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20.00%、16.00%,而同时失联的海高另一位实控人刘青则持有海高通信12.15%的股份,是海高的第三大股东,合计持股48.15%的股份的两位实际控制人失联,给海高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的前景蒙上了巨大的阴影。

 值得注意的是,刘青是隋田力妻子的弟媳,他们本来就是一家人。 查询隋田力的公开资料可知,隋田力是中国电子工业科学技术交流中心负责人,个人履历显示曾在军队、公安通信部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任职,具有信息通信应用领域30年工作经验。参与“十二五”国家重大专项“新一代宽带通信项目”专家组工作,并荣获军队科技二等奖。 

履历看似辉煌,却存在很多疑点,中国电子工业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事业单位,是面向全行业,为各界提供电子信息科技成果、组织技术市场和国内外科技交流的服务性机构,负责人都是可以查询的,但根据工商信息显示,中国电子工业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的法定代表人是姚翔,在姚翔之前的负责人是邱善勤,法人和总经理的名单都没有隋田力的身影,可见隋田力并不是中国电子工业科学技术交流中心负责人,最重要的履历存疑,其他相关履历真实性也大打折扣。 然而,就这样履历有水分的神秘人,在A股掀起了一股腥风血雨,让众多上市公司纷纷中招,隋田力因此被网友戏称为“上市公司猎人”。

A股史上最大骗局

而仔细梳理这些暴雷的公司可以发现所有的焦点都聚焦在隋田力身上,这位被列入失信名单的“老赖”和其所控制的公司已经被限制高消费,但他所控制和撬动的资金高达900亿元,A股最大骗局成为隋田力身上撕不掉的标签,天眼查显示,隋田力已经被限制出境,上了涉金融黑名单和牵扯到税收违法等相关风险提示。

目前已知涉及隋田力的上市公司有13家,而这13家上市公司的业务惊人的相似,都有专网通信业务,且大部分公司这项业务是为新增项目,是有预谋,还是巧合?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13家上市公司的专网通信业务的模式几乎雷同,都是前期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猛增,但短时间内又以更惊人的速度回落,BT财经简单梳理一下13家上市公司的部分公司,以他们的专网通信业务为例,来透析这其中的逻辑。 

ST新海,2014年新增专网通信业务,当年营收为2.25亿元,2015年猛增至9.16亿元,2016年高达11.7亿元,但在随后两年分别为8.76亿元和4.2亿元,2019年直接归零,一个明显的抛物线发展轨迹。 ST华讯,2015年新增专网通信业务,当年营收录得3.12亿元,2016年猛增至9.95亿元,2017年达到16.4亿元,随后两年不断下跌,分别为15亿元和2.38亿元,2020年仅为0.34亿元,轨迹和新海几乎一样。 

中利集团2016年新增专网通信业务,当年该项目营收为10.4亿元,随后三年不断发展,到2019年为19.6亿元,但在2020年忽然直接归零。

和中利集团比较类似的是亨通光电,2017年新增的专网通信业务,当年该项目营收为14.3亿元,2018年为39.8亿元,2019年骤减到19.9亿元,而2020年直接归零。……


这四家公司是众多受其牵连公司的代表,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专网通信业务均为新增业务,且在第一年取得不错的成绩,第二年属于高速发展的猛增阶段,随后第三年就开始下滑,第四年暴跌或清零,但最后结果都一样,都是在2020年进入清零状态。

 一个在两年前还能赚几个亿甚至几十亿的项目,两年后清零,如果是一家公司,可以理解为经营不善,或者公司内部出现分歧等客观原因所致,但这么多家上市公司遭遇几乎一样的“套路”,且这些公司都和一个叫隋田力的人有关系,这不仅让人生疑。 

除上海电气和上海海高通信外,11家上市公司合计的专网通信业务收入都经历了迅猛增加又快速下降的过程,甚至成为是影响11家公司总营业收入的重要因素,11家上市公司仿佛走进了一个既定的模式,发展历程几乎一模一样,历年合计的预付款项变化趋势,与合计的专网通信业务规模变化基本一样。在2018年是专网通信业务的高峰期,11家上市公司的专网通信业务营收高达到230亿元。 

再来分析一下专网通信业务的运作模式,这些企业也都是采用这样统一的模式,就是由下游客户向这些公司支付10%的预付款,就可以促进订单的顺利推行,其余款项可以在订单完成和交付后按约定分期支付。这里有个亮点,下游客户会指定供应商,由上市公司支付100%的预付款进行采购,加工后再卖给客户,从而完成交易,既然是指定,这就可能产生了猫腻。

因为专网通信业务的商业逻辑看起来并不复杂,对这些上市公司来说,除了占用大量资金之外,就是一个轻松的“倒手就能赚钱”的机会,也难怪有多达13家上市公司会相继中招。 不出所料,BT财经在这些企业的年报里找到了一个关键证据,以*ST华讯为例,2015年才新增专网通信业务的他们在2016-2019年间,预付款余额分别是5.39亿元、5.99亿元、3.11亿元、1.73亿元,而上海星地通科技有限公司都是ST华讯的预付款第一名。甚至一度占据华讯对外预付款的近九成。 

联想到隋田力是上海星地通信科技有限公司90%的股份持有者,这些事和隋田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中上海星地通信出现在了新海宜、华讯方舟、凯乐科技、宁通信B这4家上市公司的供应商名单中,新一代专网则是新海宜、凯乐科技、中利集团这3家上市公司的供应商,持股一度高达30%的上海星地通讯工程研究所由隋田力100%控股。 

经过整理发现,A股最大骗局就这样产生了,在通信市场淫浸多年的隋田力依靠自己强大的人脉资源关系,短期内给这些上市公司带来巨大的业绩增长,甚至带动了一些公司股价的猛增,但很快骗局逐渐露出本色,不仅拖累了那些公司的业绩增长,还将大量的资金都流向了他本人控股的上海星地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而隋田力是最终受益人。

“之前有些公司还对隋田力抱有幻想,但隋田力被公安侦查的消息曝出,直接佐证了隋田力编织的专网通信的业务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的骗局”。一位和隋田力有过业务合作的通信设备领域的专业人士这样定义隋田力的失联。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