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董二千
编辑 | 杨旭然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美国开国元勋,第一任财政部长,于1791年向国会提交了著名的《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他指出,制造业的发展与国家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是密切相关的,发展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独立的基础和前提。
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竞争力的此消彼长,大多与制造业水平有密切相关。如今发达的制造业和先进的制造技术——或者说是否完善完备的工业体系,是否掌握核心技术,已成为衡量国家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虽然很难说如今的美国是否还在坚持这个原则,但中国一定是在坚持这个原则。
飞速发展的制造业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基石。往前看,没有制造业,中国就无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往后看,几乎所有重要的经济发展增量,也仍将由制造业的升级贡献出来。
然而,中国的工业企业们,却一直被利润率低下的问题困扰。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近三年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利润率分别为6.08%、6.81%和6.09%。在已经足够低的利润率水平上,中国制造业的利润率还在继续降低。
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制造业企业面对着利润利薄如纸的困局,唯一的出路就是向规模要利润,但规模的扩大就意味着风险的扩大。企业主担忧卖得多赔得多,但不卖或者少卖,又大概率会丢掉市场。
制造业利润受困的另一面,渠道方的生意越做越大,且与制造商之间的矛盾日趋激烈。以拼多多为例,其财报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总营收为376亿元,同比增长58%,净利润为81亿元,同比增长212%。
“微笑曲线”理论是由宏碁集团创始人施振荣提出的,这个观察高度概括了制造业的价值分配和内部各环节的生态关系:价值最丰厚的区域应集中在价值链的两端——研发设计和营销市场。
微笑曲线示意图
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没有研发能力就只能做代工或复制性的生产,赚辛苦钱;没有市场能力的话,再好的产品,卖不出去也只能成为库存乃至于坏账。考虑到制造业研发设计与生产环节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关于这条微笑曲线其实有一个少被关注的关键问题:
营销市场的环节如果过度强势,将切走整个制造业生态的大量利润。
01
背景:大势所趋
产能过剩的中国制造业,必须向更广阔的市场流动。
分散化是中国经济的顽疾。从乡镇经济时代的工业化开始,一直延续到外向型制造业的繁荣,最终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形成了海量的、面向国内生产销售商品的工业产能。
2010年之后,商务部长期监测的主要消费品和主要生产资料中,一半以上的产品供过于求、库存增加,生产过剩严重,企业效益恶化造成大量银行信贷坏账。
彼时的中国,工业化进程步入后期阶段,制造业对于经济发展所形成的边际效用越来越低,反而是因为过度的竞争,导致制造业企业难以形成资本累积,规模扩张困难。
为此,2015年,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国家高层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理念。通过鼓励企业创新、促进淘汰落后、化解过剩产能等方式,确保高质量发展。
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构成了那个年代消费型制造业发展的主流趋势。电商平台更愿意去服务大牌企业,城市居民也更愿意消费品牌商品。
近乎同时,经过了多年经济发展的渗透之后,下沉市场开始成为经济增长中的重要议题,海量的商品有了一个广阔的去处:县镇乡村。
白牌商品在这个市场中逐渐走红。所谓白牌,即品牌没有直接占领消费者心智,主要通过品类词搜索获得销售量,如袜子、纸巾等品类基本以白牌居多。这些商品也正是制造业里产能最过剩、竞争最激烈的领域。
成熟的电商和物流体系的下沉,将过剩的白牌商品制造和开始繁荣的下沉市场对接到了一起。
物流快递的普及是下沉市场电商发展的关键
一系列的白牌商品成功销到下沉市场之后,品牌方的去库存需求也被吸引入局,越来越多的城市消费者也意识到白牌商品超高的性价比。如今,低价商品不仅满足了低价消费的需求,甚至也创造了大量基于低价消费的新需求。
产能过剩的中国制造业,必然会向更广阔的下沉市场流动。这个流动的过程必然会产生强势的渠道商。
事实证明了,黄峥的战略定向正确无比。甚至连前阿里巴巴 CEO、嘉御基金创始人卫哲也表示,因为拼多多,他以前拒绝用电商的母亲也开始网上购物。
02
理想:互利互惠
海量的需求订单汇总,进一步放大制造业的规模效应。
中国市场超大规模的特性决定了,这里可以容纳超大规模的生产。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所说的: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风狂雨骤之时。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
“大海”指的便是中国经济的超大规模,这让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可以获得极为明显的规模优势。生产更多的商品,可以摊薄固定资产投入等一系列成本,进而有底气更大幅度压低商品价格,获得更大的销量。这对于其他国家的制造业经济来说,近乎于一场降维打击。
强势的电商渠道,进一步放大了中国制造业企业规模优势的潜力。
“集中化”本就是电商商业模式的特质,拼多多的商业模式进一步将其强化。通过拼团、万人团、百亿补贴等玩法,平台将消费者零散的需求汇集为大规模需求,这种机制更贴合工厂的生产逻辑,提升了制造业的规模效应。
对于白牌商家而言销量是其销售考虑的第一要素。只有保证销量,才能产生合理利润。而汇集了海量订单的平台,对于上游生产制造环节就有了更大的定价权。
电商是实体制造业企业重要的订单来源
2018年,拼多多发起“新品牌计划”,希望帮助中小企业以最低成本对接平台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培育新品牌。
举个例子,金辉刀剪虽然是双立人、WMF等世界顶级厨具品牌的生产商,但其尝试自主品牌的道路却一直并不通畅。其收购了剪刀行业著名品牌“王麻子”。但即便如此仍然无法有效地大规模触达消费者,被消费者所认知。
基于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金辉刀剪研发了一款王麻子“砍切两用菜刀”,用国际大牌刀具生产的材质,附加了更多功能,但其价格只有前者的四分之一。通过拼多多的平台需求的汇集,这把刀为金辉刀剪一举劈开了内销市场。
拼团购模式平台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它们将海量的需求订单汇总,进一步放大了制造业的规模效应。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了其他行业的各类代工厂、白牌商品生产企业身上。
03
现实:利润切割
渠道商的过度强势似乎是个无法回避的难题。
强势的渠道有其出现的必然性,却并非谁都能成为这个强势的渠道。
其中秘诀在于用户体验。谁能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设计业务,谁就更有可能吸引到更多消费者。在这方面拼多多显得相当激进,不仅熟稔利用社交网络的便利性,还通过“仅退款,不退货”等措施强化消费者保障。
问题在于,这背后的成本通常会由制造商承担。并且对于商家来说,这意味着需要在已经被打到相当低的利润水平之下的、额外需要付出的更多“客服成本”。
大多数中小电商卖家无力承担各类客服成本
对于那些汇集了大量订单、规模走量的大卖家来说,承担更多客服成本不痛不痒。对于更多的中小卖家来说,这个成本就显得颇为沉重。
怨声载道之下,白牌商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其实根本无法解决。为了获取销量,商家除了忍受严苛的规定之外别无他法。
消费者买低价商品、制造商卖库存、拼多多涨业绩,原本是这个生态里长时间以来的微妙平衡。但如今一些反噬已慢慢出现。
3月,针对这个“仅退款”政策,一部分拼多多商家有组织、有预谋地针对平台几十家大卖家发起“炸店”行动。这些人集中大量下单,然后使用“仅退款”服务闪退单,还给出大量差评。
表面上看,这是商家对过度强调消费者利益而打压商家利益做法的反抗。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如前文所言的、渠道商与制造商之间对于制造业利润切割的矛盾。
强势的渠道商为了从制造业环节中切割更多利润,必然会在收取佣金的同时打压商品价格。商品价格越低,顾客得到的消费者剩余就越多,强势渠道的利润也就越多,但商户能得到的利润就越少。
另外,当前火热的Temu实质上仍在复制这一路径,只是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平台不仅在用中国制造的利润补贴中国消费者,还开始补贴国外消费者。
不论是面向国内的市场,还是面向国际化的市场,渠道都应该给制造商留出一定水平的利润空间,以保持制造业生态的良性循环。否则,在一个矛盾日渐尖锐的市场中最终被收割的,一定是中国的制造业企业们。
本文系巨潮WAVE原创,申请转载授权请联系。
原文标题 : 谁在收割中国制造|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