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斯维奇
监制|吴怼怼
他与科技大佬谈笑风生,采访过扎克伯格、比尔·盖茨、埃隆·马斯克;
他与各界名流都有过深入交流,来到他的频道的人包括奥巴马、科比、威尔·史密斯;
在竞争者众、新人迅速淘汰旧人的自媒体领域中,他被评价为还能再活跃50年的YouTuber;
他的风格似曾相识,B站拥有千万粉丝的博主何同学或是影视飓风的Tim,国内的科技博主身上或多或少能够看到他的影子。他如泉水般润泽后辈,十年如一日地为粉丝提供高水准内容。
他是数码区常青树,世界顶流博主,坐拥YouTube1700万粉丝的Marques Brownlee,或者用大家更为熟悉的名字,MKBHD。
01
勇敢的少年,与移动互联网的巨大红利
MKB的YouTuber生涯有三个重要的里程碑。
见证了他从热情的业余爱好者,走向具备专业素质的创作者,再到下定决心成为全职YouTuber。
2009年1月2日MKB发布了第一条科技视频,是故事开始的地方。
这一条新笔记本电脑随附的遥控器的分享。
一个还和父母同住的15岁的孩子,在卧室的角落里,打开自己的第一台笔记本的网络摄像头,开始说话,紧张与稚嫩尽显。
第一次面对镜头,不熟悉画面镜像,笨拙地左右移动,试图将自己保留在画面中。笔记本的镜头简陋,视频昏黄而模糊。
展示细节时,需要像一些美妆博主一样用手心托住产品靠近镜头,以便自动对焦。
有趣的是,由于YouTube推送机制的特殊和一部分网友的考古兴趣,这个稚嫩的视频当前播放量达到了477万。
拥有第一台摄像机是他作为YouTuber的首个里程碑,他开始变得专业。
从这里开始,MKB建立起视频制作的审美与对硬件的概念,成为一个具备专业素质的创作者,为现今他简洁、美观的视频风格奠基。
时至今日,他对一流工具的使用毫不吝啬,他的DSMC2 RED相机安装在一个25万美元的遥控机器人手臂上,这台机器让他们的团队拍摄出其他团队无可复制的创意镜头。
第二个里程碑,是他与科比的对谈,这次经历让他对这份职业有了更深的思考。
2014年2月,还是一名大三学生的MKB突破100万粉丝。
但甚至到这个时候,他的父母只是知道他有一个还不错的爱好,并不了解他在做什么。他也还未下定决心走上这条道路。
直到他在一年后采访了科比,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但当时只是寻常,科比正值告别巡演季中期,正在宣传新球鞋,在那个健身房如车轮战一般陆续接受了很多人的采访。
MKB只是众多采访者之一,这次的采访却给他打开了一扇窗。
不仅更多的商业合作开始找到他,他也开始意识到擅长某一领域的人同样可以把影响力扩散到其他领域。
第三个里程碑,是大学毕业后,他决定将博主作为全职工作。
他读大学的城市Hoboken有许多优秀的科技公司,很多学生都会在梦想的科技公司实习,但他选择做视频,甚至说:“实际上,我只想花更多时间制作我的视频。这真的太完美了,这就是我想要做的事情。”
然而,选择成为全职博主就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持续创作,赢得观众的喜爱,一是如何做好商业化,经营好个人社交资产,让账号长期运转下去。
02
内容嗅觉,与常青的个人IP
2009年,划时代的iPhone4即将发布,4G即将铺开使用,科技日新月异,互联网迅速迭代更新。
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的日子就要到来,视频这一媒介正走在阳关大道上。
回头来看,不可否认MKB乘上了互联网兴起的东风,押中了平台增长与科技行业爆发的红利。
但能够从大浪淘沙走出来,并成为中流砥柱者,并不在多,这得益于他良好的网感和内容嗅觉。
一般科技博主开箱新产品测评,总在追赶时效而又陷入同质化的陷阱。而MKB希望制作具有长尾效应又常看常新的视频(long-tailed ever-green videos)。
他开辟的复古频道与采访节目独树一帜,让他从千篇一律的内容中脱颖而出。
与YouTube官方合作的Retro Tech选题,意在以今日视角回顾过去经典科技产品。
第一期的Game Boy,拥有将近4000万播放量,至今仍是他播放量最高的视频。
他让人们戴上眼罩,靠触摸猜测物品。从感受到一块屏幕,到意识到按键的特殊,再到惊喜地叫出「Game Boy」的名字,观众的心情也随之起伏。
他也如孩子般好奇,堪比板砖的「Game Boy」的耐久性究竟如何?他邀请朋友一起用喷火枪炙烤至机器融化变形。
本以为机器会直接报废,但当观众听见卡带顺利插入的电子音时,惊喜感自然溢出屏幕。
也不禁让人慨叹,这种好奇和探索竟然还会得到回音,而MKB带给人的惊喜不止于此。
在这个系列中,他还回顾了世嘉的游戏机、摩托罗拉的大哥大、最早的苹果一体机麦金塔计算机等等,这些怀旧的电子产品将观众们带回他们的童年时代,也让人们看到这些有开创性的产品如何将我们由过去带到未来,让追求更新更尖端的科技频道承载了人文的内涵。
在科比之后,他也开辟了一个采访频道。
与马斯克的对谈播放量高达1500万。
对谈中MKB谦逊有礼,从容淡定,交谈友善而流畅。
他对科技的热情为每一场采访注入活力。
这些采访并不聚焦在这些名人闪闪发光的履历上,而是专注分享他们对科技有趣的看法和看待科技的方式。
科技公司的CEO,他们往往要有对五到十年内科技发展的前瞻预测,这些对话不仅提高了节目的可看性,也让内容的含金量大大提升。 同时,他也成为少数马斯克在Twitter上关注的人之一。
频道做大做强,但他初心不改。
2021年MKB迎来自己的5人小团队,2022年这个数字到了13。
但即使团队扩大,MKB也直言他会保留最困难也最有创造性的工作:写作、拍摄和剪辑。“内容策略(content strategy)是我最能为YouTube科技内容做贡献的领域”。
某种意义上,他一直是那个坐在小房间里为远方的网友热情介绍数码产品的少年。
03
科技nerd,在不同的平台经营社交资产
除了在YouTube更新,MKB在Twitter、Instagram也非常活跃。他在Twitter有612万关注者,在Instagram也有439万粉丝。
但这么庞大粉丝量绝不是简单照搬YouTube上的视频就能带来的。甚至从几个平台活跃的差别来看,他身上的Youtuber的标识反而被弱化了,因为Twitter大牛的标签好像更醒目。
MKB和马斯克一样都是重度Twitter用户,甚至到了话痨的程度。从2009年注册Twitter开始,MKB在Twitter上以日更的频率发布了5.4万条内容,近一年的互动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7600万。
Twitter类似于国内的微博,重图文内容,汇聚时事热点,同时也有很强的社交属性。
MKB在Twitter上常常会发布与视频制作密切相关的细节和一些有趣的吐槽,对于各种memes和GIF的运用也让他本人显得更加可亲。这些内容往往也能引起一些粉丝的共鸣,评论区的互动也相当热闹。
最近备受关注的苹果发布会引用了一句他的原话,这在某种意义上展示了科技圈子对他的认可,他的粉丝都为他感到自豪。
他吐槽三星折叠手机的脆弱,用了一个颇具反差和喜剧效果的GIF,一只狗狗在着火的房子里喝咖啡并且地说着一切正常,这条Twitter得到一万多人的喜欢。
在这条Twitter下他紧跟着又发了一条“三星现在(的状态)”。因为GIF相当清晰,也得到了一条很有趣的评论,MKB做什么都是高清。 因为他账号曾用名MKBHD中的HD即high definition,高清。
也有和马斯克开玩笑的Twitter。
除去这些活泼有趣的回复,他在Twitter上回应BLM等热点社会问题时,则会呈现出更为逻辑清晰,富有理性的形象。
他希望自己被当作是最好的内容创作者,而不是被当做一个最好的黑人内容创作者。他对那些呼吁关注黑人创作者的建议也进行补充,希望大家是因为他们的内容让你喜欢而关注他们,而不是因为他们的肤色。
除了Twitter,其他内容平台他也没落下。
在Reddit发帖后,他也积极回复网友的问题,旧日的童年玩伴的再次出现与祝福也得到了他真诚的回复。
而在Instagram上,MKB以照片或一分钟左右的短视频记录生活瞬间,内容更轻量化更生活化。
从结果来看,MKB在各大社交媒体上积极与粉丝与名流互动,既保持了大众视野中的活跃度,又打造出更为丰满的个人形象,进一步营造出有亲和力的、客观的科技内容创作者形象。不仅延长了自己的IP生命线,更重要的是,增加了他社交资产的价值。
所谓社交资产,是指个人或品牌在社交媒体和在线社交网络上积累的资源和价值。这些资源包括声誉、关系或关注者、影响力。社交资产可以用于增强个人或品牌的可见度、建立信任、推广产品或服务。
遍历MKB的发家史,十四年如一日的创作中,热爱、天赋都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除去这些,对于国内的创作者而言,MKB的一大借鉴意义可能在于他对视频之外平台的商业潜力的发掘。
MKB相信,利用各个平台的特点和资源,以针对性的内容触达不同的受众,能够在不同平台发挥个人的杠杆作用,小投入出大效果。并且这也是真诚面对观众的方式。
国内长短视频赛道火热之际,创作者们与其寄希望于在视频上卷出生天,不妨参考MKB将阵地拓展到多平台。
就像MKB的实际运营是YouTube+Twitter+Instagram,国内的视频创作者除去抖快B这些视频平台,完全可以在微博上发布轻量化、即时的图文内容,多多与粉丝进行互动,沉淀核心粉丝群。
特别是在社交平台保持活跃,不仅是对个人品牌与个人魅力的塑造,在此基础上,也能借助图文、短视频来获取额外广告收入,提高个人创作者的抗风险能力。
甚至没准儿哪天像MKB那样靠点评行业热点冲上热搜,或是一不小心就和全球首富互关上了。
MKB早期更新自己频道如同软件迭代,视频命名会用mkbHD Update 3.0来表示自己的频道又有了新设备。
而如今,他对自己的展望是在视频平台上进行多元化探索,同步加强多平台运营,以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在接受Colin and Samir采访中他再次提到了迭代,这一次是更加深思熟虑的、高屋建瓴的MKBHD 2.0,走向更多元化的商业布局。
原文标题 : 科技博主的“祖师爷”是如何练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