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破产狂潮,正在席卷美国!
整个2023年前半年,美国破产了286家企业,是去年的两倍还多,而申请破产的更是高达2973家,创下十三年之最。
不久之前,美利坚百年老店席梦思,关门大吉!这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家居品牌,近年来经历多次重组,收购,熬到今年,终于撑不住了,宣布破产。
跟着一起关门的,还有留学生心中的白月光,3B家居,继CFO莫名坠亡后,这个薅羊毛圣地,也在4月彻底断气。
紧接着,最大家庭安保公司莫尼电子、首屈一指的飞机租赁公司VAH也纷纷躺平。
除此之外,疫情期间,被美国政府注资7亿的货运公司龙头yellow也应声倒地,三万多员工惨遭失业。
除了实体产业,美国金融系统也在遭殃。年初至今,美国五家大型银行纷纷倒闭。
其中第一共和银行、硅谷银行、签名银行的资产规模在爆雷前均超过千亿美元,在全美银行排名中分别位列第14、16和29位。
为何这么多企业,突然就不行了呢?原因就七个字:美联储暴力加息。
02
时间拉回到三年前。
疫情爆发,美联储放水印钞,刺激经济,大量发放无息贷款和债券。
这下,企业家们乐坏了,白给的现金流谁不喜欢?于是纷纷扩张增产。但两年间,美国公司债券发了5.58万亿,之前十年都没这两年多。
结果,钱发太多,企业不知道怎么花,只能存银行,银行又找不着人放贷,都去搞长期债券。
于是22年之前的美国,企业规模在扩张,民众收入在上涨,银行理财在增加,一片欣欣向荣。
好比一桌斗地主,三家都赢钱。但这可能吗?
不可能,因为“通货膨胀”来了。
从22年起,为了压通胀,美联储开始疯狂加息,连续11次,把利率从零拉高到了5.25%,都说船大难掉头,但美联储偏不信,直接来个180度大漂移,结果把金融业,产业界甩出去了。
我们以yellow为例,这家拥有着1.2万辆卡车,80万家客户的企业,本来活得好好的,但随着疯狂加息,它撑不住了。
因为借贷成本一高,习惯用信用卡的美国人花钱就少,没有消费,进口和运输自然遭殃。
今年一季度,美国集装箱进口同比大跌23%,yellow首当其冲,惨遭滑铁卢。
而根据Calcbench Inc.的数据,今年一季度,美国企业的利息成本比去年涨了快20%。
本来通胀狂降,利润摊薄就让企业苦不堪言,现在利息成本高企,债券和无息贷款又要到期,几套组合拳下来,直接把企业打破产了。
对此,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早已预言,美国过山车式的通胀将导致美国经济陷入混乱。
现在看来,预言即将成真。根据标普数据,今年有5040亿美元的美国非金融企业债务到期,而仅仅上半年,美国企业债务违约就比去年多了53%。
更何况,24年到26年,到期的美国非金融企业债务超过2.4万亿。
因此未来,还有更加恐怖的破产潮在等着美国。
03
发债没人买,评级被下调,美元正惨遭信用危机!
从70年代美元与石油挂钩以来,全球已经形成了以美元为主导的金融体系。
以石油为锚点,以美债为美元背书,美元发行后流向世界各地,拉动全球经济增长,各国又把赚到的美元回购美债,维持美债市场的繁荣,如此循环,屡试不爽。
以至于让美国形成了“发债依赖”——互联网泡沫,发债!次贷危机,发债!新冠疫情,继续发债!
然而这几年,由于发债太狠,狠到大家都在怀疑它到底能不能还得起利息。
如今,美债已经从08年金融危机的10万亿飙到了30万亿以上。2022年,美国政府总支出6.27万亿,利息高达4751亿,占总数的7.6%,而且这个数据还在逐年飞涨。
于是,美债接盘侠越来越少。外部,中日英三大“债主”减持美债数千亿。
内部,惠誉首次将美国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AAA下调到AA+。而美国对冲基金大佬阿克曼更是公开宣布要做空美国30年国债,响应者众多,给美国政府当头一棒。
美国政府在想,拿什么拯救你,美元?其他国家在想,拿什么信任你,美元?
在这重重危机中,美国,终究是要吞下过度金融化的苦果了。
THE END
原文标题 : 破产狂潮来了,美国自食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