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老先生的笔下,有一位大侠名叫风清扬。作为《笑傲江湖》中华山派剑宗,风清扬因剑宗与气宗之争落败,而归隐思过崖,机缘之下与令狐冲相识,并将其熟习的 " 独孤九剑 " 倾囊相授。而令狐冲也因此成了绝顶高手,并最终成为华山派的得意大弟子、恒山派掌门人。
只是,当令狐冲在江湖之中声名鹊起时,江湖上却没有风清扬,只是到处都有风清扬的传说。也许是出于崇拜心理,风清扬更是成了当代马云在阿里巴巴的身份。而且,阿里巴巴也延续了这样的传统,每个员工入职阿里巴巴的时候,都必须要取一个花名。
2019 年教师节当天,马云在阿里巴巴 20 岁生日时选择了退休,从此功成身退。具有戏剧性的是,这个花名所代表的 " 人设 ",居然与马云如今的境况如此相似,而退休的马云正如隐退的风清扬一般,虽身怀绝技,却只能在幕后指点江山。而在惊人相似的情节背后,是以淘宝天猫电商业务为核心的阿里巴巴,也如昔日的华山派,正在受到来自四面八方、各大门派的挑战。
乾坤初定,大业将成
时钟拨回至 1999 年,这一年也被称为我国电子商务的元年。彼时,国内第一个 B2C 网站 8848 上线。与此同时,一大批创业者蜂拥而上,成为 8848 的模仿者,包括彼时名噪一时、短短一周时间内便吸引了 5000 多名商家及网民的易趣网。
只是,那时中国有电脑的家庭都没有多少,行业前景并不明朗,甚至很多创业者也没有料到,这场史无前例的电商风暴,会以多家网购平台倒下、快速重新洗牌的方式来临。
2001 年,网购的尝鲜者 8848 倒下后,同期崛起的雅宝网也没有熬过那一年。不过,胜者为王的规律似乎亘古不变。在 2003 年非典时期成立的淘宝网,经历了一年左右的蛰伏期,便开启了 " 开挂 " 模式,迅速成为中国最大的 C2C 电商平台,业务量甚至超过了 ebay 收购的易趣,成为电商赛道的一骑绝尘。
淘宝的崛起,得益于其提供免费入驻和担保交易服务,为了吸引用户并构建信任,马云执行了 " 免费、信任、底层 " 的发展策略,同时建立了评价和纠纷解决机制,让当时采用收费入驻模式的 ebay 易趣,毫无还手之力。
2005-2006 年,淘宝确立 C2C 电商市场的霸主地位,并具备了商业化基础。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05 年,淘宝在 C2C 市场市占率达到 58.6%,第二名 eBay 则降至 36.4%;2006 年,淘宝网注册会员超 3000 万人。2007 年,淘宝的市占率进一步扩大至 83.6%。
如果说淘宝在 C2C 市场占有率上打败竞争对手,只是为阿里巴巴商业大厦打下根基,那么 2007 年阿里妈妈上线、2008 年淘宝商城 B2C 的上线,则是阿里巴巴成为商业帝国的标志性事件。
彼时,雅虎团队并入阿里后,便上线了成熟的 " 雅虎直通车 "(后更名为淘宝直通车),将竞价排名服务的价值充分释放出来,而阿里巴巴也开始在淘宝商业化方面,大刀阔斧、十分激进。
与此同时,阿里妈妈推出的以 CPS 广告(按销售效果付费)为核心的淘宝客推广模式,则以低门槛吸引了大量中小站点的加入,为淘宝建立了如 " 蚂蚁搬家 " 一般的推广渠道,由此也让阿里妈妈在接下来的 " 大淘宝战略 " 中,迅速发展为中国最大的网络广告平台,甚至成为淘系平台至今依然十分重要的变现工具。
在引入了淘宝商城 B2C 模式后,淘宝还推出了一系列营销活动,如目前已经成熟的购物狂欢节的双 11,并由此进入了每年例行公事一般进行双十一促销、平台成交额逐年攀升的黄金期。
2011 年,淘宝更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潮的推波助澜下,开始进入手机淘宝时代,平台业绩更是突飞猛进。在淘宝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阿里巴巴内部也继马云之后,出现了类似逍遥子张勇、被称为 " 阿里太子 " 蒋凡这样的灵魂人物。
前者是双十一活动的最初发起者,后者则是大数据移动开发者服务平台 " 友盟 " 的创始人,他们的共同点是,都为阿里巴巴转型移动互联网,立下了汗马功劳。
2016 年双十一,淘宝天猫 24 小时总成交额达到 1207 亿元,交易峰值每秒 17.5 万笔。千亿成交额的成绩,足以见证阿里巴巴借助淘宝天猫进入了巅峰时期、高光时刻。至此,阿里巴巴可谓乾坤初定,其江湖地位甚至在一定时间内,没有企业能够撼动。
不过,过去 20 年,成就阿里巴巴行业地位的,既有电子商务时代来临的时代大势,也有移动互联网大潮的推动,更有阿里巴巴从野蛮生长走向有序发展,被历史证明十分正确的战略决策。
三足鼎立,危机将至
通过淘宝网的发展轨迹足以看出,当年的电商赛道,并非人迹罕至。相反,这个方兴未艾的赛道,早就玩家众多、十分拥挤。至少,1998 年 6 月 18 日就已成立,通过实体店经营打下了基础后,于 2004 年转型线上的京东商城,就是淘宝网不可忽视的对手。
所以有人将淘宝的发展壮大,归结为淘宝具有先发优势,甚至认为是 " 非典 " 疫情对线上需求的推波助澜,成就了彼时的淘宝,或许都是片面的。
实际上,当电商赛道几经洗牌,最终市场只剩下淘宝天猫、京东商城等少数头部平台后,电商行业的竞争,也逐渐转向了商业模式之争、平台资源之争以及商业生态之争。
虽然相比京东早年以自营供应链、物流为主的采销模式,淘宝天猫的平台属性更强,资产更轻。不过,对于商家供应链、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掌控程度却明显存在不足,因此也频繁被指假货横行,甚至与京东的重资产的自营模式之争,也逐渐加剧。
与此同时,浑浊的电商江湖,各种模式也开始百花齐放。例如,2007 年,卓越网创始人陈年创办的凡客诚品 VANCL,就曾在服装行业引发一轮抢购狂潮,势头甚至一度盖过淘宝。
据 2009 年 9 月,艾瑞咨询发布《2009-2010 年中国服装网络购物研究报告》,VANCL 以 28.4% 的市场份额,继续在自主销售式服装 B2C 网站中排名第一。
而 2008 年即已成立的唯品会,也以 " 名牌折扣 + 限时抢购 + 正品保障 " 的模式,越做越大,开始瓜分淘宝天猫的市场。值得一提的是,与聚划算同在 2010 年上线的聚美优品,也在千团大战的那一轮洗牌中逐渐胜出,与阿里巴巴一起逐鹿团购赛道。
相比在团购赛道,美团最终转型本地生活服务、其他精品团购平台几乎全军覆没,背靠淘宝的聚划算,算得上是一个幸运儿。只是,随着聚划算从每天 80 团扩展到到 300 团,规模的扩大与爆品需要选品的性质产生矛盾,聚划算也未能绕出集团的变现路径依赖。
回溯淘宝的发展史,2011 年可谓淘宝的多事之秋,阿里巴巴的危机也逐渐暴露出来。那一年,《焦点访谈》栏目曝光淘宝知假售假、消费者维权困难、纵容商家违法销售外贸原单货物等问题,引起各界巨大反响。同时,因假货和盗版盛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将淘宝列入 " 恶名市场 "(Notorious Market)。
2011 年,淘宝平台的架构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淘宝网一分为三:一淘网、淘宝网(淘宝集市)和淘宝商城。三家公司独立运营,分别由公司元老级人物彭蕾、陆兆禧、曾鸣负责,共用技术和公共服务平台。
只是,在淘宝一家独大后,却引发了京东、苏宁易购、当当等平台的一致 " 抵制 "。此类平台先后屏蔽一淘的爬虫抓取,试图孤立 " 一淘 ",而一淘甚至被刘强东在微博上暗讽为 " 鸡鸣狗盗 "。
2012 年,马云与王健林共同出席 "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二人也当着所有观众的面,立下了一亿赌约,该赌约甚至成为传统零售向 O2O 模式转型的分水岭。
彼时,对于电子商务与传统零售未来谁会赢,马云与王健林出现了分歧。马云认为传统零售将会被电子商务取而代之。而王健林表示不服并坦言:如果到 2022 年,也就是十年后,电商占中国零售市场整个大型零售市场的 50% 以上,我就给他 1 亿。如果还没有,他还给我一个亿。
这场豪赌,也见证了近 10 年以来传统零售与新零售的逐渐融合,线上与线下的消费场景逐渐模糊界线的发展史。只是,10 年之后,讨论马云与王健林谁赢了,已经变得没有太大意义。
一方面,随着以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为代表的生鲜电商平台诞生,以京东到家、美团闪购为代表的同城即时零售平台逐渐受到欢迎。
过去传统的电商模式,也逐渐随着消费场景与消费需求的变化,而逐渐向与线下结合的新零售模式转型。因此,零售服务到底是在线上完成还是线下完成,都逐渐难以区分。
另一方面,拼多多从下沉市场突围,以及直播电商的崛起,也为电商赛道带来了更多的新型玩家、跨界玩家。
例如,聚划算并没有做大的精品团购模式,似乎给拼多多进行模式创新打开了脑洞。因此,当拼多多顺着爆品团购的逻辑、依靠拼购电商模式崛起时,由于没有集团组织、资源、成熟业务的制约,又借用了微信庞大的用户池和成熟的交易物流及 IT 技术系统,发展的内外部条件截然不同,最后呈现的结果也迥然不同。由此,拼多多这个 " 半路杀出的程咬金 ",让淘宝压力倍增。
另一方面则是,淘宝虽然通过早年重金押注薇娅、李佳琦等头部主播,带动了淘系直播电商的升级迭代,加速了平台 GMV 的增长。同时却也因为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向直播电商转型,而有些措手不及。
2016 年 5 月,薇娅正式成为一名淘宝直播主播,之后仅四个月,就创下了 1 个亿的销售额。而有 " 口红一哥 " 之称的李佳琦,一场直播带货,更是动辄销售额破亿。
2020 年愚人节,罗永浩抖音直播首秀,拉开了直播带货的新序幕,并开辟了传统电商与直播电商的新战场,一时之间,各大公司的一把手,纷纷开启直播模式,将这轮电商革命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而在这样的激烈竞争之下,阿里巴巴的组织架构也一再调整,昔日位居行业 C 位的淘宝天猫集团,也因为拼多多成立短短三年快速上市平台用户及 GMV 迅猛增长,而快手依靠其平台的私域优势跻身为第四大电商平台,而倍感山雨欲来。
尤其是微信视频号于 2020 年疫情期间上线后,腾讯一直念念不忘的电商业务,也正在借助视频号、小程序逐渐落地。
一时之间,淘宝天猫也面临着四面八方来自新型电商平台的竞争。而且,这种竞争,是新型内容电商与传统货架电商之间的正面硬刚,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硬仗。
对比之下,相对传统的淘宝天猫电商,在过去 20 年的发展中,一直缺少优质内容与社交属性,从而导致用户粘性不高,而对用户流失的焦虑也挥之不去,因此淘宝天猫的护城河也难言很深。
诚然,淘宝也曾在平台内容运营方面下过功夫。例如,早在 2012 年 -2013 年,外部导购蘑菇街、美丽说快速发展,淘宝则内部孵化爱逛街、顽兔和爱淘频道,并在主页开放流量入口,但并未在淘宝内部建立起有生命力的内容生态,因此至今尚未给淘宝天猫的商业生态加多少分。
抛开抖音、快手、视频号等新型直播电商平台,淘宝天猫已经陷入了与拼多多、京东三足鼎立的战局,在这三者之中,淘宝天猫尚且没有胜算,更遑论与直播电商等新锐玩家正面角逐。
市场下沉,难有胜算
尽管早在 2014 年 10 月阿里巴巴的农村淘宝战略就正式启动,网站也随之上线。但是,或许是因为早年淘宝在攻破下沉市场时,在战略层面不够重视,又或者是因为彼时下沉市场的物流、供应链等基础设施配置尚不成熟,淘宝在下沉市场的布局一直不愠不火,甚至投资百亿却没有因为入局更早而占据先发优势,时至今日依然没有泛起太大的浪花,甚至有折戟之势。
据分析,淘宝之所以在乡村市场走下坡路,一方面是因为它没有与时俱进,将消费者的购物变得更加灵活、性价比更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以拼多多代表的竞争对手,更加熟悉 " 三农 " 市场,比淘宝更贴近生活,而且,其 " 低价模式 ",也更能抓住农民的心。
众所周知,对于农民来说,他们之所以会选择网上购物,只不过是因为价格低廉。但是如今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即使是生在农村,同样会因为信息十分透明,而让其在购买产品之前 " 货比三家 ",加上在下沉市场,服务体系更为成熟的拼多多来势汹汹,更是让农村的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而农村淘宝自然有些失势。
实际上,瞄准下沉市场的岂止拼多多。例如,2019 年 9 月,京东京喜正式上线,次年京东将京喜事业部升级为事业群,正式布局团购,进军下沉市场。
2023 年 8 月份,京东更是升级 Plus 会员权益,运费、购物返利、折扣等专属福利均有调整。尤其是普通会员的免邮门槛,由 99 元降低至 59 元。这也被视为是京东继续加码布局下沉市场的信号。
在一二线市场被各大电商巨头瓜分殆尽后,下沉市场也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而很早就开始布局下沉市场的淘宝,可谓起了一个大早、赶了一个晚集。而在京东、拼多多等平台已经下定决心," 吃下 " 目前仅剩的下沉市场时,淘宝即使试图亡羊补牢,恐怕也为时晚矣。
写在最后
淘宝过去二十年的发展,不可谓不曲折,也不可谓不成功。只是,令人唏嘘的是,作为电商赛道的 " 鼻祖 " 级玩家,淘宝一直是一个从商业基本逻辑出发的 " 目的性平台 ",本质上也是相对传统的货架电商的模式。
虽然过去 20 年,货架电商的效率更高,但是在新型内容电商平台的对比之下,其弊端也逐渐显现。例如,在这个全民注重社交、娱乐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过去依靠 " 增长市场 " 的红利崛起的淘宝天猫,也逐渐丢掉了吸引用户注意力、留存用户、维持用户在平台的活跃度与使用时长等最核心的 " 资本 "。
由此来看阿里巴巴、淘宝天猫的未来发展,恐怕其焦虑还将持续。在互联网圈," 社交化 " 被视作增强用户链接、提高粘性、 最终做大流量池的 " 解药 ",也是被小红书、知乎等平台反复验证的 " 真理 "。
但是要知道,建设一个自成闭环的社区生态,虽然壁垒很高,但是难度极大,甚至在国内除了知乎、小红书等用户量级达到一定规模的平台,也鲜有成功案例。
而阿里巴巴即使数次调整组织架构,试图找准以淘宝天猫为核心的阿里中国商业业务的位置,却依然难以补齐其内容生态的短板。由此可见,淘宝天猫的二十年发展,虽然堪称电商行业发展的缩影,却难以改变其先天就是一个 " 传统电商 " 的基因。
可以预见,电商行业的发展不会就此止步。而在新零售、数字化来临的新型互联网时代,有淘宝天猫以及更多玩家参与的电商赛道,还有更多未完待续的故事。
作者:尼古
编辑:尼克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信息撰写,但财狗商业评论及文章作者不保证该文章提及或者展示关联等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原文标题 : 淘宝二十载,电商行业的激荡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