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行业概况
1.1 定义
营销传播作为一项关键业务功能,是企业向消费者传达其产品和品牌信息的主要手段。这一过程不仅包括直接告知消费者,也涉及到说服和提醒,旨在强化品牌与顾客间的关系,进而提高客户忠诚度和顾客资产价值。
从战略层面上看,营销传播的核心在于将品牌和产品信息的传递融入整体的传播计划之中。这种方法不仅仅是关于信息的传递,更是关于构建一致性和重点明确的品牌认知。这种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旨在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包括广泛的报道和强大的影响力。
营销传播的另一个关键要素是其对市场和利益相关方需求的灵活适应。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当前消费者的需求,也为潜在消费者创造难忘的体验。这种策略的目的在于实现短期的高强度宣传和长期的可持续传播效果的平衡,以此来保持品牌信息的一致性和持续性。
在现代市场环境中,营销传播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综合服务,涵盖了从品牌认知到产品体验再到销售促进的全过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营销服务提供商利用各种媒介资源(如电视、报纸、杂志、户外广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以及多种营销技术和手段(如广告、公关、体验营销以及社会化营销等)。此外,各种服务机构,如媒介资源提供商、传播内容提供商和营销传播执行机构,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元素的组合使得营销传播能够更加精准地针对特定的目标市场,满足品牌商的特定需求。
图 新媒体营销产业链角色方总览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艾瑞咨询
因此,营销传播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过程,涉及策略规划、市场适应、媒介运用和品牌建设。其目标是为品牌商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1.2 发展历程
营销传播行业的演变反映了经济、社会和技术的深刻变革。从本位时代的产品中心到技术时代的消费者互动,这个行业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本位时代(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在本位时代,营销的核心是推销产品。由于工业化的推进,产品可以大规模生产,但市场营销理论尚不成熟。这一时期的营销重点在于如何有效地推销产品,由此出现了几个重要的理论:
AIDA法则:提出了营销传播的四个步骤:吸引注意力、产生兴趣、激发欲望、促成行动。
霍普金斯的强销式推销:强调以事实和数据为基础的营销策略。
独特销售主张(USP):强调产品的独特性和如何影响消费者的决策。
换位时代(20世纪60年代)
换位时代的营销传播逐渐从产品本身转向消费者需求。这一时期,营销理论开始关注消费者的心智和感性需求:
奥格威的品牌形象论:强调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形象的建立。
特劳特和里斯的定位理论:提出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特定位置的重要性。
整合时代
随着营销传播理论的日益丰富,营销传播进入了整合时代。这一时期的核心在于整合多种营销手段,形成统一的传播策略:
舒尔茨的整合营销传播:提出了将多种营销活动融合为一个整体的概念。
科特勒的营销管理理论:整合了各种营销理论,形成了系统化的营销管理框架。
技术时代(21世纪初至今)
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营销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信息即时连接能力: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极大地增强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和互动性。
物流快速配送能力:提升了产品分销的效率。
消费者分众化、圈层化趋势:消费者偏好的多样化推动了更精准的目标市场定位。
如今,营销传播正朝着更为个性化和互动化的方向发展。中国的例子,如小米公司利用移动互联网与消费者的互动,展现了这一阶段的特点。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5G技术的应用,预计营销传播将继续演变,带来更多创新的营销策略和方法。这一历史回顾不仅展示了营销传播如何适应时代的变迁,也预示着未来更多激动人心的发展。
1.3 营销传播方式
在当今迅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有效的营销传播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营销传播的方式多样,其中网络传播、整合营销传播和整合品牌推广是最为关键的三种形式。
网络传播:互联网时代的产物
网络传播在当代营销策略中占据核心地位,主要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这种方式以其实时、广泛的覆盖范围和低成本的特性,为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了更加直接和紧密的联系。网络营销的特点包括:
即时性: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低成本:与传统媒介相比,成本更为经济。
互动性:提供与消费者双向互动的机会。
广泛的覆盖: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能够快速传播至全球各地。
整合营销传播:协调一致的策略
整合营销传播是一种综合运用多种沟通手段的策略,旨在通过协调一致的信息传播,实现最大化的营销效果。这种策略涉及到:
多渠道沟通:使用多种沟通形式和媒介。
信息的统一:确保所有渠道上的信息一致性。
品牌形象的一致性:统一的沟通有助于构建和维护一致的品牌形象。
整合品牌推广:品牌价值的提升
品牌推广是企业营销传播的核心,通过整合营销传播的手段来强化品牌形象。这种方式重点关注:
品牌忠诚度的增强:通过一致的品牌信息和体验,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
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利用多渠道传播提高品牌在市场的可见度。
品牌资产的积累:长期的一致性传播有助于积累品牌价值。
综上,网络传播、整合营销传播和整合品牌推广是当前营销传播的三种主要方式。它们各具特色,但共同目标是通过有效沟通,提升品牌价值,拓展市场份额。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发展,这些传播方式将不断演化,为企业带来新的营销机遇。
1.4 工具分类
在当今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中,营销传播(MC)的工具和渠道的选择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这些工具和渠道的组合使得企业能够有效地将其消息传达到目标市场。以下是几种关键的营销传播工具:
广告营销
广告是品牌推广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它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广告牌等媒介覆盖广泛的受众群体,有助于构建品牌信任并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有效的广告不仅增加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还增强品牌知名度。重要的是,广告内容需要精准定位,确保信息在正确的时间传达给正确的客户。
促销活动
促销是另一种强有力的营销传播工具。通过折扣优惠券、忠诚俱乐部、会员优惠和激励措施等方式,品牌可以吸引并保持忠实客户。此外,利用报纸插页、悬挂广告、横幅等也是有效的促销手段。这些方法不仅吸引顾客注意,也增强了品牌的市场存在感。
直接营销
直接营销允许组织与最终用户直接沟通。这种方式包括电子邮件、文本消息、目录、小册子和促销信等。直接营销的优势在于能够将信息直接传递给目标消费者,确保信息的个性化和针对性。
个人销售
个人销售是整合营销传播中最为直接和个性化的工具。当营销人员或销售代表直接向客户推销产品或服务时,他们不仅在销售产品,更在建立与客户之间的长期关系。个人销售的优势在于其能够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我们认为,这些工具的有效结合可以为企业提供强大的营销传播支持。不同的工具适用于不同的市场和目标群体,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特定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营销传播策略。随着市场的持续变化和技术的发展,这些工具也在不断地演进和创新。
第二章 产业链、技术发展及政策监管
2.1 产业链
营销传播行业的产业链是一个综合性和多环节的体系,其效率和创造力对企业的市场成功至关重要。首先,产业链起始于内容的创造与策划,这一阶段关键在于深入理解目标市场和消费者需求,通过市场研究和品牌定位来规划整体的传播策略和创意内容。
随后,进入内容生产阶段,包括文案撰写、视觉设计、视频制作等,要求高度的创意与技术技能,以确保信息在不同平台上的有效传达。紧接着是媒介选择与购买,这一环节决定了营销信息的覆盖范围和效果,涵盖了从传统媒体到数字媒体的广泛渠道。
内容分发与传播则是确保目标受众在合适的时间和场合接触到营销信息的关键步骤。现代营销传播还强调与消费者的互动和反馈收集,这有助于监控营销活动的效果,并为后续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最后,产业链的终点在于对营销活动的分析与优化,包括数据收集、效果评估和反馈分析,这有助于调整和提升未来的营销策略。整个营销传播产业链是一个从创意产生到市场反馈的完整流程,每个环节都对营销活动的最终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技术的进步,这个产业链也在持续地发展和适应新的挑战。
图 AI+营销市场产业链图谱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艾瑞咨询
2.2 技术发展
数字技术是推动广告及营销服务领域进化的强劲力量,营销科技领域创新非常活跃。
(1) IoT(物联网)带来新交互触点,催生场景化电商
相较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万物互联时代,入网连接设备的数量将至少提升一个量级。从连接的本质来看,人与物以及物与物的连接,将从孤立的、不连续的连接,变为全程跟踪的、任何时刻的连接。
具体来看,一方面,个人与设备的交互形式将会更多元,产生更多的触点,进而将可能诞生大量新的强互动性的媒介及媒体;另一方面,更多的入网设备将构建更多元化的、可被数据实时描述反馈的数字化场景,如健康、家居、饮食、出行、办公等,进而将会诞生围绕这些场景的个性化营销与交易推荐。
(2) VR/AR(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革新广告新形式,元宇宙开启虚拟世界数字营销
在爆款硬件和内容的加持下,VR正在走向1000万台的爆发转折点。同时,市面上95%的智能手机支持AR内容,也使得AR广告成为领先品牌主尝试增加广告互动性与转化效率的常规选择之一。
未来5至10年,相信在硬件体验升级和内容进一步丰富的浪潮中,VR/AR将从量变走向质变,成为用户内容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预制相对应的更生动、更具互动性的VR/AR广告也会成为百亿至千亿级别的投放市场。同时,当海外互联网巨头开始加速投入元宇宙,一些技术先锋公司也开始在中国进行布局,元宇宙代表的下一代互联网将在下一个十年内走向成熟。
全新的数字孪生世界,首先将带来无处不在的数字媒体,成为广告载体,承载超出现实世界想象的广告形式 。同时,现实世界的交易、服务与活动,也将在元宇宙拥有更多形态的映射。
2.3 政策监管
2020年2月,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剧网络剧创作生产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针对电视剧、网络剧的制作备案审查流程、集数长度、制作成本配置比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020年3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通知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加快5G网络建设部署;二是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三是持续加大5G技术研发力度;四是着力构建5G安全保障体系;五是加强组织实施: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责任落实、加强总结交流。
2020年6月, 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出版管理条例》《报纸出版管理规定》《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对报刊质量提出明确要求,报刊质量包括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出版形式质量、印制质量四项,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
2020年8月, 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印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建立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以加强人工智能领域标准化顶层设计,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开源、开放的产业生态不断自我优化,充分发挥基础共性、伦理、安全隐私等方面标准的引领作用,指导人工智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等的制修订和协调配套,形成标准引领人工智能产业全面规范化发展的新格局。
2020年9月,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意见》从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工作原则三个方面明确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要求深刻认识全媒体时代推进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
2020年10月, 《互联网互动视频数据格式规范》发布,该标准规定了互动视频的分支结构、剧章播放区间所有传输数据要素等,通过规范互动视频内容表达的数据格式,帮助内容创作者、软件工具、视频平台等各方在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下对互动视频领域进行探索和发展,进而促进互动视频产业实现从制作、审核到播出的良性循环,加速互动视频从实验阶段进入到产业化发展阶段。
2020年11月,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提出,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
2020年1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一是引入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明确法定赔偿额下限为500元;二是调整视听作品著作权归属规定;三是在著作权的合理使用方面,增加了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限制性规定;四是明确了保护著作权的技术措施的定义。
2020年11月,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压实网络平台、商品经营者、网络直播者法律责任,严格规范商品或服务营销范围、规范广告审查发布、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依法查处电子商务违法行为、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违法行为、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产品质量违法行为、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广告违法行为、价格违法行为。
2021年2月, 《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发布,明确了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执法的基本原则和分析思路。
2021年6月, 《数据安全法》发布,从治理机制方面看,《数据安全法》构建起政府、行业组织、科研机构、企业、个人多元共治的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制度设计方面,《数据安全法》统筹数据静态安全与动态利用安全,一般数据与重要数据、国家核心数据安全,内向安全与外向安全,围绕数据处理全流程建构数据安全保障的基本框架,同时加大对相关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第三章 财务分析、风险和竞争分析、重要参与企业
3.1 财务分析
图 文化传媒指数 885418.TI 财务数据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图 文化传媒指数 885418.TI 市场表现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图 文化传媒指数 885418.TI 市盈率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图 文化传媒指数 885418.TI 市净率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图 文化传媒指数 885418.TI ESG 排名 TOP 10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营销传播行业估值方法可以选择市盈率估值法、PEG估值法、市净率估值法、市现率、P/S市销率估值法、EV/Sales市售率估值法、RNAV重估净资产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DDM估值法、DCF现金流折现估值法、NAV净资产价值估值法等。
3.2 驱动因子
(1) 越来越愿意为营销传媒提供的内容付费
随着消费升级及可支配收入增加,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愈来愈愿意于互联网为具吸引力及有意义的内容付费。此外,便捷的支付渠道及自媒体平台(如微信)上用户友善的交易过程已促进用户进行内容支付,其将驱动自媒体营销市场。
5G技术的传输速度较4G更快,使之能够大大改善用户在玩在线游戏和观看直播时的体验,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支付意愿。
(2) 自媒体发布者对变现服务的需求增加
微博及微信的用户群于过去数年迅速增长,驱动自媒体发布者增加。经投入巨资生产高质素内容吸引大量用户流量後,该等自媒体发布者需要变现渠道来维持经营。
中小型自媒体发布者对此需要尤其明显,吸引大量忠实用户及将用户流量变现对彼等而言甚具挑战性,且彼等拥有的变现渠道有限。向能够提供丰富产品的变现服务提供商寻求服务是该等自媒体发布者将彼等的用户流量转化为收入的一种方法。
(3) 社交媒体平台对营销服务提供商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
由于营销媒体中的竞争加剧,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日益迫切需要依赖第三方营销服务提供商综合及带来大量营销需求。由于社交媒体平台与营销服务提供商之间建立更多合作夥伴关系,自媒体营销市场快速发展。
(4) 行业客户对效果类营销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在不断增加的数据收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及效果优化算法发展的支持下,媒体营销服务提供商能更好地理解受众兴趣及甄别目标受众以分配合适内容。更多的行业客户意识到效果类营销服务的好处,导致对效果类营销服务的需求持续增加。
(5) 内容形式及类型丰富
新型式的内容展现(例如短视频及直播),自媒体营销服务提供商将其服务延伸至新的内容形式以为行业客户提供更佳的服务。此外,自媒体发布者不断物色丰富的内容类型及内容形式,为其在线流量赚取盈利,并有望从中可提升营销的有效性及效率。
(6) 数据及算法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营销服务提供商正探索更有效的转化法以变现流量及使个别受众的价值最大化。这需营销服务提供商通过使用高级算法从受众的过往行为数据而对彼等的行为及偏好有更好的了解,以确保及时优化、有效推荐及真实的〔受众/用户〕购买。此外,高级算法能够使营销服务提供商更精确地匹配用户及粉丝与彼等更喜欢的内容。
3.3 风险分析
图 常见风险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1)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目前品牌电子商务服务行业蓬勃发展,而行业内尚未形成相应的定价标准,不排除同行业公司为了争取客户资源降低收费标准,导致市场竞争加剧的可能性。过度的市场竞争会影响行业内公司的议价能力,从而影响盈利能力。
同时,快消品电子商务具有线上销售渠道较多的特点,因此,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其他线上渠道企业带来的竞争。
(2) 品牌方切入电子商务行业风险
随着O2O、全渠道的兴起,品牌方开始重视线上和线下的协同,不排除传统品牌方自主掌握电商服务技术或手段的可能性。
尽管线上业务长期存在大数据分析、精准广告投放、CRM管理等一系列的专业度壁垒,但若营销服务板块不能持续拓展,服务能力不能继续提升,品牌方或将采取自主经营的模式,这可能导致行业业务量下滑,盈利能力下降。
(3) 信息安全风险
营销传播业务的开展需要依赖运营商的网络基础设施,并高度依赖信息系统。存在信息系统和通信系统因故障、重大干扰或潜在的不完善因素,使营销传播正常业务受到干扰或导致数据丢失、客户信息甚至是核心的账户信息被泄露的风险。
为保证信息安全,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管理规章、操作流程和风险控制制度,建立健全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机制,并通过权限设置及软硬件等多重措施保障相关个人消费者或企业客户信息。
(4) 技术替代风险
电子商务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要求电商服务商在网络数据安全、数据实时抓取、软件系统开发、平台对接与管理、信息数据处理、软硬件维护以及库存、发货管理等方面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
随着电子商务服务商竞争的日趋激烈,若行业竞争者未能及时更新现有技术,紧跟市场发展趋势,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将可能存在被竞争对手替代、淘汰的风险。
3.4 竞争分析
(1) 行业市场化程度和竞争格局
国内整合营销传播服务行业属于开放性行业,暂无严格的行业壁垒和管制,行业内参与企业众多且分散程度较高,根据企业规模及服务领域可划分为综合型、专业型及小型营销传播服务代理服务企业。
其中,综合型营销传播服务类企业能够提供从品牌管理、整合营销传播策划、传播内容创意设计制造到最终公关传播、媒介投放执行的全链条服务,一般规模较大、企业数量较少。
专业型营销传播服务类企业则分别基于其内容创意设计优势、数字平台技术优势、媒介资源优势、公关传播策划优势等参与在各细分领域的行业竞争。
小型营销传播服务类企业数量众多、竞争激烈,企业发展规模严重受限,一般聚焦在某些细分服务领域如市场调查、广告制作、宣传品设计、促销活动执行、广告活动执行等环节提供较低附加值的服务。
(2) 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
策划创意能力壁垒
对于营销传播服务公司而言,营销传播方案的策划创意水平是传播品牌价值与形象、实现营销推广效果的关键性因素。随着互联网时代媒介数量及种类的丰富,受众的注意力愈加分散,只有富有洞察力和创意的营销传播内容和方式才能充分获取受众的注意力并取得良好的营销传播效果。
对于新进入行业的企业而言,由于缺乏完善的策划体系及优秀成熟的策划创意团队,加上行业经验积累不足,策划创意及执行制作等能力偏弱,较难提供富有洞察力和创意的营销传播内容及传播推广方案,难以在行业中稳定快速发展。因此,策划创意能力是市场新进入者的主要壁垒之一。
综合服务能力壁垒
营销传播代理行业不同于传统的广告代理服务行业或者公关代理服务行业,需要营销传播服务提供商能够围绕客户的品牌价值定位、基于深刻的消费者洞察把握线上及线下以及传统及新兴等各种媒体的优劣势、整合运用包括广告、公关、数字营销、体验营销、事件营销等在内的各种营销传播手段,帮助客户实现营销目标。
行业的新进入者由于缺乏相应专业的体系、工具、资源、经验以及管理能力,难以从品牌战略、传播内容以及整合运用各种传播方式等层面进行系统作业和管理,以实现客户的营销目标。故综合服务能力是新进入者所面临的行业壁垒之一。
专业人才壁垒
营销传播服务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及人才密集型产业,其业务的各个环节,包括品牌战略规划与管理、品牌传播内容策划、创意与设计、公关传播、数字营销、媒介策划、媒介排期与购买等过程均需要较高素质的人才。只有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才能具有整合营销传播服务所需要的洞察力、创造力和整合力,从而高效地整合行业上下游资源,确保客户品牌建设和营销传播的效果。
一方面,从事多年整合营销传播服务的企业已在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人员技能培训等方面建立了完善的专业体系,形成了无形的竞争门槛;另一方面,既熟悉品牌整合营销传播服务环节的各项业务、又能对品牌主所在行业具有较深理解的人才在业内十分稀缺,需要积累多年的业务经验才能具备上述能力。因此,行业新进入者将面临专业人才的壁垒。
品牌客户壁垒
在营销传播服务行业,取得品牌客户的信任与认可,并与之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的难度较高。以因赛集团所长期服务的华为、腾讯、美的集团、长隆集团等大型高端品牌客户为例,从专业能力、行业经验、品牌声誉、服务团队、系统服务支持等方面均对营销传播服务提供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部分客户也会以评分的方式筛选营销传播服务商。
行业的新进入者一般较难在上述方面全面满足客户的要求,故对于品牌客户的积累已经成为行业内新进入者的重要壁垒之一。
资金规模壁垒
营销传播服务行业内的企业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其进行业务发展,不具备一定资金实力的企业难以进入。比如在具体的媒介代理业务中,媒介方通常要求定期集中结算或提前支付采购款,而广告主一般是在媒介投放,并确认了发布投放证明后才支付全部媒介投放费用。因而,提供媒介代理服务的整合营销传播服务公司通常需要保持较大金额的流动资金,用以集中结算支付或垫付媒介采购款。
再如目前行业内的企业均通过并购的方式做强做大,提升企业调动资源及整合资源的能力,而产业间的优质企业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支持。故资金实力是新进入者进入本行业面临的重要壁垒之一。
3.5 重要参与企业
壹网壹创 [300792.SZ]
公司是电子商务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品牌策划、产品设计、客户服务、销售、仓储物流等一体化服务。主营业务是为国内外快速消费品品牌企业提供全网各渠道电子商务经销服务和电子商务综合运营服务。
三人行 [605168.SH]
公司是专业从事整合营销服务的综合型广告传媒企业,主营业务包括数字营销服务、场景活动服务和校园媒体营销服务。
公司在洞察客户品牌的市场定位、发掘客户产品或服务的营销亮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在数字营销、场景活动和校园媒体营销等业务领域的布局,为客户提供整合营销服务。
分众传媒 [002027.SZ]
公司原是专业研究、制造、销售计算机整机及其周边产品和数码通讯产品,2015年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将原有资产全部置出,注入盈利能力较强,发展情景广阔的生活圈媒体业务,主营业务转变为媒体广告业务,在全球范围首创电梯媒体。
第四章 未来展望
未来的营销传播行业预计将深受新技术革新和消费者习惯变化的影响。在这个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以下趋势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
首先,数据驱动的个性化营销策略将成为常态。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企业能够更精确地理解和预测消费者行为,从而提供更加定制化的营销内容。
其次,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技术的崛起将为营销传播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这些技术将提供全新的交互式和沉浸式体验,为消费者创造独特而引人入胜的品牌互动。
社交媒体和影响者营销的结合也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品牌将通过与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人物合作,在社交平台上实现更广泛的覆盖和影响。
此外,随着全球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关注日益增加,可持续性和道德将成为营销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将更加重视在其营销活动中体现对环保和社会责任的承诺。
最后,营销传播将在全球化和本地化之间寻找平衡。品牌需要同时考虑到全球一致性和对地方市场的敏感性。
千际投行认为,未来的营销传播行业将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企业需要不断适应技术进步和市场变化,采用创新的方法来吸引和维系消费者。
作者:千际投行
编辑:孙广军
封面:Generated by AI
END
原文标题 : 2024年中国营销传播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