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听了朱啸虎的劝?

科技新知
关注

@科技新知 原创

作者丨樱木 编辑丨伊页 

李彦宏很“听劝”。在百川智能完成融资,月之暗面深耕长文本的当下,百度AI似乎放下了对大模型的执着,悄悄地要去开辟另一条路径。

4月16日,Create 2024 百度AI开发者大会在深圳举行。大会上公开的内容显示,百度在AI大模型这件事上,似乎并不想过度地卷参数,而是将重心放在了落地上。给人们提供开发AI应用的工具,成为百度推动AI大模型落地的关键。

李彦宏罕见地没有过多介绍文心大模型的技术优势,而是将主题围绕开发者,将更多时间给到了“工具”。先后带来了三款开发工具:智能体开发工具AgentBuilder、AI原生应用开发工具AppBuilder、各种尺寸的模型定制工具ModelBuilder。

原话是说:"大语言模型本身并不直接创造价值,基于大模型开发出来的AI原生应用才能满足真实的市场需求。”

其实这样的思路,与早前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分享的投资路径非常相似。朱啸虎曾表示,中国大模型的机会还是在应用侧,即PMF(Product/Market Fit,产品/市场匹配),中国有大量的电商数据和短视频数据,应用场景比美国更有优势。同时,他已不再投资没有应用场景的AIGC项目。

百度作为国内大模型的重要玩家,突然开始以工具为导向发展应用侧生态,反映出某种市场正在变化的趋势。但具体来看,这三款工具能否吸引到开发者,还需要时间验证。

正如朱啸虎所强调,中国大模型的机会在应用侧,核心优势在于大量的场景数据。无论在电商侧,还是短视频侧,大量数据的背后是相应的消费场景,链路的闭环在于以极低的成本,快速商用完成用户积累。

这套看似赚快钱的思路,就是把AI基建交给巨头,在巨头的基础之上创业者完成细分需求的商业化。朱啸虎举的例子是一家AI招聘类企业,不仅成长迅速,而且资金回报率很高,另外基建厂商可以通过收AI税,完成商业化。国外已跑通该路径的就有Meta旗下的Llama模型。

但是百度能否跑通,尚不能轻易断言。当下市场竞争者非常之多,国内诸如字节旗下的豆包等也有着先发优势。正如李彦宏所言,此次的工具发布是为了降低开发者门槛,达到人人都是开发者的目的。那么百度新的工具又该如何在已有模型中脱颖而出?

从评测者的视角来看,当下的三款工具似乎有着不错的效果。以AgentBuilder和AppBuilder两款工具来看,从简单的工具上出发例如酒店、旅行等方面,呈现出了较为精准的结果。但这是否也意味着,竞价排名提下传统搜索引擎的低效,进而挤压成熟业务。

而另一方面,从动机来看,百度此次发布三款低门槛开发工具,除了在普及AI市场也是为未来商业化做准备,毕竟开发者工具收费已经成为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基础大模型和杀手级应用两个维度,百度短期内都难以追上国外的头部玩家,那么以一个市场中上游水平的基建者角色,发布开发者工具卖铲子,就成了排除法之后较为合理的选择。

       原文标题 : 李彦宏听了朱啸虎的劝?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