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集团“掘金”还是“绝缘”智能化

深潜atom
关注

本文系深潜atom第807篇原创作品

资金、人才不足、管理层老化,东软集团或难借AI重生

孟烦了丨作者

深潜atom工作室丨编辑

对于东软集团来说,2024年3月东软集团宣布All in 智能化,这一年也将成为东软集团转型的关键一年。

参与全国二百多个中心城市的智慧应用建设、支撑中国14亿人口的数据库管理、为超过7亿人提供社会保险服务,保障3万亿养老金的管理与运行。在过去30年,东软集团凭借批量化人才复制能力,抢占了众多赛道的软件市场。伴随着智能化时代到来,东软赖以为生的技术实力,优势已经不再明显。

在2019年至2023年的5个年度中,有4个年度扣非净利润亏损,仅1个年度微利。面对经营不顺畅,在过去这些年,大股东已经作出选择,陆续套现超过3亿股。作为曾经的“软件第一股”,东软集团在研发投入上似乎与同行有所差距,面临掉队的风险。

2024年6月17日,东软集团旗下沈阳东软智睿放疗技术有限公司完成超亿人民币C轮融资,似乎是市场对于东软智能化战略的认可。不过,相比较庞杂的业务,微小赛道的进展,似乎并不能代表整个东软集团。

在智能化时代,All in AI的东软集团,能够挽回曾经的荣光吗?

介入行业越多,牵扯精力越多

1988年,东北大学教授刘积仁看到了计算机软件市场的机遇,开启了创业之路。再之后,经过一系列的合作和股份整合,东软集团逐渐成型,并且成功在1996年成功上市,成为中国软件第一股。

凭借早期的优势,刘积仁治下的东软集团可以说在软件市场“杀疯了”,并且成功开启了多元化战略,业务覆盖面广,涉及智慧城市、医疗健康、智能汽车互联及软件产品与服务等多个领域。为了成为全球优秀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商,2000年至2022年期间,东软集团在美国、日本分公司相继成立。

在移动互联网普及之前,无论从技术能力,再到品牌影响力上,东软集团都对得起“软件第一股”的名头。不过,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具备了自主研发的能力,并且基于移动端展开研发的服务商越来越多,大大冲击了东软集团的基本盘,也大大降低了其影响力。

另一方面,东软集团的多元化战略,原本是影响力下滑的对冲。不过,涉足多个行业也带来了挑战,尤其是在资源和精力上的分散。东软集团需要在各个领域中保持竞争力,但过多的领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去投入,这可能导致在某些领域上的投入不足,进而影响其在该领域的表现。

此前,为了子公司的业务发展,东软集团不断收购新的公司。比如收购东北大学影像中心进军医疗板块、收购Sesca Group Oy旗下从事高端智能手机软件开发业务的Sesca Mobile Software Oy、Almitas Oy和Sesca Technologies Srl三家子公司100%股份,进军高端智能手机软件开发。

东软集团试图通过分拆子公司、加速资产IPO等方式来优化资源配置,但效果并不显著,当前能够上市的也仅仅东软教育和东软熙康两家,让其前期投入难以短时间内得到回报。

目前看来,东软教育是东软集团多元化战略最早见效的子公司。自2000年起,东软教育在辽宁大连、四川成都、广东佛山建立了三所IT应用型本科高校,东软教育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以满足社会对于IT人才的需求,此外可以通过产学研融合的方式,为其他院校提供教育资源输出服务。2020年,东软教育成功登陆港交所,发行价6.22港元/股,截至2024年6月17日,股价已经跌至2.95港元/股,总市值跌至19.06亿港元。

2014年,为了加速医疗健康板块业务发展,东软医疗、东软熙康引入战略投资者,2016年众多子公司完成了股权分割。东软集团自2016年7月31日起不再将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业绩纳入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不过,在分拆的过程中却签署了对赌协议。如果东软医疗、东软熙康在第二次交割日后的6年内未能实现上市,投资方可根据协议约定要求履行回购义务,按照每年8%的复利回购股权。

或许是因为对赌协议,这两家公司对于上市格外执着,特别是2020年后连续递交招股书。2023年9月28日,东软熙康终于IPO成功,但东软医疗依然在道路上。虽然东软熙康成功上市,但股价已经跌至1港元/股,相比较4.76港元的发行价,已经膝斩,总市值也已经不足10亿港元,东软集团能够收获的回报似乎也不高。

因为先发优势,东软医疗支撑了7亿人的社保服务,为其提供云服务平台和数据库管理服务。IDC发布的《中国医疗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预测,2018-2022》显示,东软集团以13.9%的市占率排名全国第一,领先优势并不明显。医疗信息化已经成为医院最基本的基础设施之一,云计算、大数据和AI技术从点状应用过渡到广泛和深入应用,先发优势让东软医疗让其获得了市场,但技术优势已经不再明显,东软医疗的未来道路十分艰辛。

多元化的布局,或许是柄双刃剑。尽管东软集团试图通过创新业务来推动公司的转型和发展,但这些业务对公司的整体业绩减亏贡献有限2023年,东软集团突破百亿,但归母净利润仅7391万元,相比较2020年和1.31亿元和2021年的11.73亿元,出现了大幅度下滑,扣非净利润连续两年出现亏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多元化战略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管理层集体老化,东软集团或难玩转智能化战场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软件行业的重要趋势。新一轮变革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于长年深耕于传统软件行业的东软集团来说,如果不能及时转型成功,未来的市场将会一步步被蚕食。

智能化浪潮的到来,让东软集团深感危机。创始人、董事长刘积仁曾表示,走过了三十多年的东软集团,能够活到今天,是幸运的,将创新刻在DNA里,或许是东软坚守至今的原因。

2024年东软的战略发布会上,东软宣布开启解决方案智能化战略,业务重点放在医疗健康、智能汽车互联、智慧城市等领域,打造AI赋能的解决方案、数据价值化和服务化的解决方案。

早在2018年从东软医疗分拆了东软智睿,以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在放射治疗领域的应用,东软智睿最新研发的旗舰产品「NeuRT Aurora极光智慧放疗平台」已获得NMPA批准上市。在医疗AI行业整体沉寂的时刻,背靠东软集团的东软智睿备受资本市场认可,并且在2024年6月完成了亿元级别的新一轮融资。

相比较独立运营的子公司,对于All in 智能化的东软集团来说,外包口碑制约人才进入。

在深潜atom看来,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有三个,分别是人才吸引力下滑、资金缺失和管理层老化。

东软集团起家于外包业务,这一业务在一定程度上为东软带来了快速的发展。然而,随着外包业务的不断发展,东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外包口碑的问题。此前,因为多个地方的承包项目系统崩溃,导致外界对其专业性质疑,这给东软造成了口碑上的损失。而口碑问题又进一步制约了东软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的能力。

互联网传统语言的培训较为简单,通过东软教育可以批量复制互联网工程师,造就了东软在全球有2万多名员工,产品覆盖了全世界一百一十多个国家。但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对于数学、逻辑和编程都有较高的要求,很难进行批量化复制。

或许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24年5月,东软集团第三个软件园落地武汉,希望在这个人才和产业聚集地,可以掀起人才争夺战。不过,在智能化的风口下,算法人才稀缺,相比较其他技术大牛坐镇的科技企业,东软集团的吸引力又能有几何呢?

虽然在2023年研发费用高达10.32亿,但截至2024年3月31日,东软集团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9.91亿。在智能汽车、智慧城市这样需要大资金的赛道,研发投入动辄数十上百亿元,另外一个同样All in AI的百度,2023年研发上的投入高达242亿元。

All in AI的战略没有错。如果从应用层革新,则其赖以为生的技术基底也将崩塌;如果自研,囊中羞涩的财务状况也可能使东软在智能化战场上力不从心。

毫无疑问,以刘积仁为代表的管理层造就了东软集团。不过,经过了30年的发展,管理层老化十分明显。2023年东软财报显示,董事长刘积仁年龄已经69岁,首席执行官荣新节年龄也来到了61岁,甚至在一众高层中,年龄最少的都已经来到了44岁。

同样作为软件行业的领先者,名字极其相似的微软,管理层已经进行了多次轮换,在更年轻且更加了解新技术和市场的管理层运营下,微软早已经重回巅峰。对于东软集团管理层的高度认可,但时代已经变化,技术迭代日新月异,对于管理层的体力和精力的要求也将更高。管理层的整体老化,可能导致公司对新技术的理解和把握不足,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东软集团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多元化战略带来的资源和精力分散、外包口碑问题制约人才进入以及管理层老化和资金问题难以适应智能化战场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东软集团需要重新审视其战略和业务模式,加强内部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并积极探索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方向。

       原文标题 : 宠儿变弃儿?管理层老化的东软集团“掘金”还是“绝缘”智能化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