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运维成本超30亿,共享单车齐涨价却仍难盈利

翟菜花
关注

在今年清明节期间,美团共享单车的涨价消息曾一度成为热门话题。据悉,节日期间,美团共享单车单价从每15分钟 1.5 元 上调至 每 15 分钟 1.8 元,每超过15分钟费用增加1元。按照这一计费标准,骑行1小时的费用可达4.8元,已高于大部分城市1-2元的公交车价格。网友纷纷感叹,遭到了来自共享单车的价格“背刺”。

图片

在五一劳动节期间,青桔和哈啰这两家共享单车品牌也曾经进行过价格上涨,但节日结束后又恢复了原来的价格。对此,共享单车品牌工作人员回应称,在节假日期间人力成本和运维成本普遍上涨。由于共享骑行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并考虑到折旧和人力费用等因素,如果不对部分城市进行价格调整,就很难保持正常运营。因此,在一些城市中共享单车在节假日期间会有价格上浮的情况出现,而节后则会回归到原来的水平。这已经成为业内的常态。

实际上,除了节假日之外,共享单车频繁调价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尤其是在最近两年。而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共享单车运营成本不断攀升。

其中,硬件和运维成本的增加最为显著。据媒体于2022年披露,全球供应链紧张和通货膨胀压力导致共享单车制造所需原材料(如铝、钢铁和橡胶等)持续上涨,这无疑提高了共享单车的制造成本。

此外,共享单车作为高频使用的交通工具,其运维成本也居高难下。由于损耗速度快、维修和折旧成本高昂,尤其是人工费用上升,给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在制作一辆共享单车时所需成本约为700-1100元之间;若按照4年的使用周期计算,则每辆单车的年均摊成本在175-275元之间。此外,每辆车每日的运维开销大约在0.5-1元之间,一年下来总运维成本达182.5-365元。两者相加,一辆共享单车一年所需的成本为357.5-640元。按照哈啰、美团、青桔三巨头的最新投放数据计算(哈啰1000万辆、美团520万辆、青桔600万-700万辆),它们一年的运维成本分别是35.8亿-64亿元、18.6亿-33.3亿元、21.5亿元-44.8亿元。

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上涨,进一步推高了整体的运维费用,反映在价格上就是高峰时段增加的调度费用和管理费用,这间接引发了部分用户的不满。目前某投诉平台针对“三巨头”的最大比例投诉即为停车所导致的调度费和管理费。

成本高企下的共享单车行业,亏损是常态。据公开数据显示,共享单车“三巨头”所在的业务板块都难以实现盈亏平衡。事实上,共享单车这类产品的本质是分时租赁,先通过烧钱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占据市场份额。而随着政府相继出台政策引导共享单车规范后,整个行业也逐渐告别了市场扩张、打价格战的阶段,而是希望通过“降本增效”实现盈利。涨价、增加停车相关的维护费用等手段也成为共享单车企业的一致选择。未来,共享单车行业很可能会迎来一波新的涨价潮,这不仅是为了覆盖日益增加的成本,也是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可持续的发展。

尽管如此,共享单车在“最后一公里”市场中的优势依然明显。随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加剧和绿色出行理念的推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养成了骑行共享单车的习惯,这种习惯的形成和维持使得共享单车在市场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消费者应当理性看待共享单车的涨价现象,理解其背后的成本压力和市场需求。共享单车车企则更应该看到用户实际的需求和困境,通过技术手段和精细化运营控制成本,提升服务,共同推动绿色出行行业健康发展。

       原文标题 : 一年运维成本超30亿,共享单车齐涨价却仍难盈利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