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呼唤马化腾

张栋伟
关注

仅仅4天时间,英伟达NVIDIA市值下跌了16%,损失了5500亿美元。

这一幕似曾相识。

在2000年互联网时代来临的时刻,思科Cisco作为核心网络设备制造商,也曾登顶全球最有价值的科技公司。随着泡沫破裂,思科的市值在此后一年缩水80%,并在今天成为寂寂无名的“普通企业”。

互联网时代的最终挖矿赢家不是“卖水和挖镐”的网络设备公司或者通信运营商,而是谷歌、亚马逊、苹果乃至后知后觉的微软。

而中国的科技故事,则始终由一个年轻人在贯穿,他叫马化腾。

一、企鹅的诞生

1998年,27岁的马化腾在深圳华强北赛格科技园2栋4楼一间狭小的办公室里,开始创办腾讯。

此时的马化腾并没有建立一个日后将覆盖中国人生活的庞大帝国梦,他仅仅是很朴素的想解决一大群用户的现实问题---如何可以廉价的获得股票信息。

1989年,学霸马化腾高考以739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深圳大学电子工程系计算机专业。

1993年,马化腾大学生毕业后,没有考研,没有考编,更没有考公。他应聘了进入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 ,一家知名的BP机寻呼台,开始做编程工程师,一直做到开发部主管。

打工是赚不到大钱的,所以马化腾也有副业。

他面向深圳人群最关注的市场---深交所,开发了“股霸卡”,真正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而这段职业经历也让马化腾明确了开发软件产品的意义,就是在于实用性。

90年代末,传统的寻呼机业务已经因为手机的兴起而走向颓势,如何利用新兴的互联网技术,提供免费和有效的信息传输和互动?

OICQ“网络寻呼机”应运而生。日后因为ICQ公司的商标诉讼,OICQ改名为“QQ”。

与同时代的搜狐、新浪、网易、8848等相比,腾讯公司小的可怜,也没有“门户”“电商”“邮箱”之类的概念的,他仅仅是个免费的小玩意儿,让网吧里的年轻人们在打游戏的间隙,互相问候一下“你是恐龙吗”“我是青蛙”。

此时正是互联网泡沫的巅峰时期,思科科Cisco公司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科技企业,在中国市场里,三大门户、电子商务、同城约会 等等概念眼花缭乱,连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这样的运营商渠道也跟着起飞,北京电信局的263公司仅仅以电子邮箱概念就获得数千万美元的融资。

随着3月9日,纳斯达克指数到达顶峰5048点,从3月12日开始一路跌到2002年的1114点,整个股市市值蒸发了三分之二。

8848、亿唐、多来米等曾经的明星陆续倒下,全行业进入苟延残喘。

然而,就是这个时期,一个叫网大为的外国人,代表南非MIH集团来大陆寻找互联网投资机会。

他注意到,不管走到哪个网吧,都能看到每台电脑屏幕上闪烁着企鹅的头像。

他遇到的几乎所有中国客商,名片上都印着一个QQ号。

而几乎所有电脑用户,在联网成功的第一件事,就是输入号码登录到QQ。

QQ,就是互联网时代梦寐以求的“杀手级应用”。

从2001年到2002年,在全球互联网产业最低迷的时候,MIH先后从电讯盈科、 IDG和腾讯主要创始人手中以3400万美元购得腾讯45.5%的股权,成为腾讯最大的单一股东,这也成为MIH集团在海外迄今最成功的一笔投资。为此,MIH将持有的腾讯股票专门剥离为一个单独的Prosus N.V.公司在荷兰上市,直接成为欧洲首个超过1000亿美元市值的互联网公司。

马化腾更关键的价值在于,腾讯以QQ的成功带动了整个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应用为王”的价值潮流。

以QQ增值服务为核心应用,中国移动创新推出了“移动梦网”模式,让中国互联网企业以SP模式获得了真金白银,活了下来。

腾讯绝地逢生的融资经历,也激励了日后软银向一穷二白的阿里巴巴投以巨资,支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梦想,并同样成为最成功的海外投资案例。

有了QQ,全网的流量终于有了一个可见的入口,更多的创业者通过参与腾讯开放平台,或者在通过在QQ体系投放广告,就能得以快速发展。

最终,腾讯以流量+资金反哺产业,不仅是最大的科技创业投资机构之一,更是中国互联网创业不可或缺的生态平台。

二、AI的困境

没有怀疑AI将是下一个时代,其革命性的意义甚至远大于互联网的出现。

正因为如此,AI现在面临的初期困境,不仅和互联网时代很类似,更有甚于互联网。

“随着世界变得越来越由AI驱动,英伟达未来10年将成为对我们的文明最重要的公司”。CFRA Research分析师Angelo Zino最近表示,英伟达开发的GPU芯片将会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发明。

但回首往事,英特尔推出个人电脑CPU芯片肯定是上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时至今日,英特尔的CPU还在主导IT世界。

高通主导着移动芯片。

但是,不管是英特尔还是高通,他们的市值没有疯狂过,实际上如果没有微软发布基于个人电脑的应用软件,特别是Windows和Office的出现,英特尔也只能长期的藉藉无名。

只有微软,才是长期的股市王者。

曾经短暂超过微软市值的是亚马逊,则是电子商务和云计算的最佳应用。

苹果,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宠儿,它是硬件+软件的完美结合。给它带来持续净收入增长的部分,依然是软件应用。

今天,在准备迎接AI时代来临的伟大时刻,市场却突然迷失了。

行业里一般将AI的行业要素归纳为 算力、算法、数据、场景 等四个方面。

英伟达仅仅代表了算力之一。比如华为自己也搞出了一套算力。卷算力。

国内为什么“百模大战”?卷算法。

有意思的是,AI这一轮大厂们没有选择投资并购作为主线,而是亲自下场做大模型。原因就是因为要卷数据。

卷算力、卷算法,卷数据,最后是卷价格。

现在用大模型都可以约等于免费了。

唯独,大家很难知道,自己要用这些AI大模型做什么。

AI大模型之间,大都是在比试 做数学、写文章、绘画或者做视频。

最近正好是高考填志愿的时期,想起来一个经典的善意填报提示:

“只有官二代和富二代才去学习体育、艺术和文学”。

没有应用场景的AI产品,和贾跃亭写的PPT,又有什么区别呢?

三、Pony的责任

虽然目前一小部分企业,通过2B的服务模式,给AI找到一点点应用,比如数字人、数字客服、工厂流程优化等等,可以收到一点点钱。

但是这种可怜的应用规模,收入规模,和AI所代表的生产力期待,简直像是骗局。

老百姓们需要的AI,肯定不是写诗作画,正如当年买电脑的真实用处不是为了画图纸搞财务,上互联网的真实目的更不是为了写论文查资料。

互联网真正深入中国人的生活,第一是马化腾的QQ,第二是陈天桥的《传奇》,第三是马云的淘宝。

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真正深入中国人的生活,第一是马化腾的微信,第二是腾讯投资的拼多多、美团、滴滴,第三是抖音和快手。

都是简单直接的人性应用。

甚至,让中国人一步跨入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节点,就是马化腾在2014年春节发布的“微信红包”,从此为全社会打通了数字经济的最后一公里------“验证绑卡”。

科技,以人为本。

应用,则需要以大众的需求(潜在需求)为本。

AI时代,我们首先需要像QQ、微信、红包这样的“杀手级应用”;

其次,我们还需要基于杀手级应用所形成的“用户流量入口”,能进一步孵化出滴滴、美团、拼多多。

最终,我们希望所有大厂的AI大模型,都成为“基础计算平台和创业投资平台”。

深谙大众需求之道的企业家本就不多,近年来还多有远遁他国。

值此百年未有之AI科技大变局,

呼唤马化腾,勇立潮头,再来一发!

作者:张栋伟(资深互联网分析师、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 ID:donewszhangdw)

       原文标题 : AI呼唤马化腾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