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的成功模式难以直接照搬到海外市场,其需要构建一套新的出海发展模式,这个模式不仅仅限于信息技术建设,更重要的是涵盖合规性、供应链管理、销售渠道以及文化融合等多个方面,以全方位地加强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本土化品牌建设。
使得中国企业出海不再是简单的“走出去”,而是基于这个全面、协同的生态系统,真正的“走进去”。
作者|斗斗
编辑|皮爷
出品|产业家
2024年,企业发展领域的热门话题中,"出海"无疑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焦点。
7月12日,一份来自海关总署发布的上半年外贸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出口总值已逾1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9%。
一个事实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不少企业而言,其强大的供应能力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也更呈现出充分的外溢。对企业而言,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出海恰成为了许多企业的必然选择。
但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客观来看,海外市场与国内市场有着本质的不同,这种来自文化、企业环境、市场、政策等各方各面的不同要求企业必须具备全新的发展策略。
以在东南亚市场畅销的小米为例,其在进入印度市场初期,由于本地化不足而遭遇了挫折。产品功能和设计未能充分适应印度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需求,导致市场反响不佳。海尔、海信等中国龙头工业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也曾面临供应链和物流管理的挑战。
这些案例都在显露的一个信号是,无论企业在国内的模式如何成熟,一旦跨出国门,就必须面对全新的挑战。品牌建设、供应链管理、合规性、文化差异、渠道拓展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企业重新审视和调整。
面对这些新的挑战,中国企业需要找到新的出海策略和方法,以确保在全球市场中稳健前行。
那么,在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一、中企奔向全球化:
新阶段与新挑战
1979年,中国政府正式出台了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战略,中国企业开始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的出口贸易作为出海的第一步。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国内电商平台的崛起,企业全球化焦点重点放在了跨境电商全平台铺货、供应链数字化、产品合规以及组织能力的提升上。
互联网浪潮使得企业开始注重数字化能力的构建,此需求催生了大量SaaS产品。这一时期,建站、数据安全管理、营销、财税管理等方面成为新的关注点,并带动了一批SaaS厂商的崛起。
然而,随着人口红利消退,增长压力下企业需要加大研发力度,进行本地化产能投入,打造出高性价比的产品,并强化产品和品牌的建设,从而真正融入本地市场。
如果说,中企出海第一阶段是以低价取胜的探索期;第二阶段阶段是跨境电商浪潮下,渠道为王的加速期;第三阶段是数字化浪潮下,线上线下融合,本地化深耕的突破期。那么,当下的出海新时代则是打造高性价比产品,在海外市场构建企业根系的升级期。
然而这并不容易。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尽管“川贝枇杷膏”、“老干妈”一直都是亚马逊上的爆款中国品牌。但这些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以及民族品牌出口到国外,其主要的目标受众仍是海外华人,并没有真正的融入当地消费者当中。
这种现象引发了新的思考: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本土化,赢得更广泛的市场认可?
根据Beyondclick发布的《2023年中国企业出海信心报告》显示,不同类型的出海企业面临的出海挑战,并不相同。企业需要的不单纯是工具层面的问题,更有合规、供应链、品牌、渠道、文化等问题。
图片来源:36氪研究院《2023-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发展研究报告》
这个更为复杂的需求背后对应着的是一个全新的、综合性的挑战。
比如即使产品有很强的技术能力和定价能力,但如果无法搭建销售渠道,产品无法有效接触到目标客户群体,销量很难提升。
而销售渠道背后的难题对应的又往往是数字技术和在线平台,这需要基于本地强大的IT基础设施来支持数据处理和分析,促进销售和营销活动的有效实施。反之,薄弱的IT系统可能导致销售渠道效率低下,影响整体业绩。
可以发现,这些难点很难通过单一服务商或者单一解决方案加持的方式解决,往往是一环扣一环。这意味着企业若想构建全面的海外竞争力,则需要建立一个能够协调各方面资源和支持的企业生态系统,以应对全球化过程中的复杂挑战。
一个必须要承认的事实是,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的成功模式难以直接照搬到海外市场。中国企业需要构建一套基于企业自身的业务特点,并与海外市场环境相适应的发展模式。
拆解来看,这个模式不仅仅限于信息技术建设,更重要的是涵盖合规性、供应链管理、销售渠道以及文化融合等多个方面,以全方位地加强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本土化品牌建设。
二、一个生态圈的“新答案”
2023年,中国汽车行业的出海故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不仅生产和销售量双双突破3000万辆,更以超过500万辆的出口量,让中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然而,这背后的故事远不止几个数字那么简单。中国车企正通过一系列策略来构建一个全面的、多维度的生态系统,以应对在全球化的新阶段,
首先,车企通过与专业咨询公司合作,确保在目标市场的业务活动符合所有法律法规,包括税务、环保和劳动法等,这是应对合规性挑战的关键一步。
其次,与本地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其强大的本地化服务网络,帮助车企快速适应当地市场,同时在文化融合和市场洞察方面获得深度支持。这一策略不仅有助于车企理解并尊重目标市场的文化差异,也是对文化适应性挑战的直接回应。
此外,车企通过与技术提供商的合作至关重要,利用其全球部署能力,确保网络的快速与稳定,为中国车企的智能驾驶体验提供支撑,这直接解决了海外市场对于技术基础设施的需求。
同时,与当地经销商合作,建立直营店或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构建有效的销售和分销渠道,以应对海外市场的销售网络建设挑战。
这些策略,中国车企不仅能够应对海外市场的挑战,还能够与全球化的合作伙伴形成生态协同网络,共同赋能品牌建设,实现在海外市场的持续发展和成功。
沙特的车联网生态圈通过合规、渠道、供应链和文化融合的协同作用,构建了一个互相支持的网络,增强了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同时提升了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形象和忠诚度。
可见,在全球化升级的当下,这种融合技术、市场和文化的综合生态为中国车企提供了全面的全球化解决方案,助力其在海外市场真正的走进去,并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品牌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云厂商具备全球优秀的部署能力和丰富的本地供应商资源,以及庞大的客户和业务渠道,在车企构建出海系统中扮演了"主力"角色,为中国车企的全球化之路增添了更多的可能。
过去20多年里,华为就曾在沙特就培训了超18000名IT工程师,拥有超500家本地供应商。通过市场协同、品牌效应等多维度支持,让华为云在沙特市场快速“扎根”。
去年9月,华为云宣布利雅得3AZ节点正式开服,并面向沙特市场提供本地化云服务。当时,奇瑞汽车作为第一家在沙特投资的中国车企,还宣布了基于华为云服务,推出的新车型全面上线车联网服务的动作。
总之,在全球化升级的新阶段,中国企业出海不再是简单的“走出去”,而是需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构建一个全面、协同的生态系统,真正的“走进去”。这不仅是一种战略上的升级,更是一种能力上的飞跃。
中企出海,需要一个生态圈。
三、全球化新时代:
生态筑底,中企携手“扎根”
那么,怎样的一种生态模式才是中企在海外“扎根”的最佳模型?
中国企业出海的过程中,面对的不仅仅是寻找新的市场和销售机会,更重要的是要在海外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存在——即所谓的“扎根”。
这一过程需要企业构建一个全面覆盖合规、市场、供应链、文化等多方面的生态系统。在这个全球化新时代,这样的生态圈正逐渐形成,并为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中,有众多企业正借助云厂商的力量,实现全球市场的拓展与深耕。
电商行业通过云服务实现个性化推荐、库存管理和物流优化,以提升客户体验和运营效率。音视频行业则利用云计算的强大处理能力,为全球用户提供高清流畅的媒体内容。而在政企业务中,云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则为政府和大型企业提供了关键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工具等。
可以说,云厂商在生态构建方面具备天生的优势。以华为云为例,其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伙伴数量就已超过4.5万家,其中海外合作伙伴占比达到了6700家以上。
这些合作伙伴来自电商、游戏、音视频以及政企业务等多个行业,他们通过与云厂商的合作,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的网络,这不仅加速了企业对新市场的适应,也加深了对当地市场的理解和投入。
在全球化的布局上,基础设施建设也尤为关键。云厂商通过在全球多个区域部署本地节点,确保了服务的全球可达性和稳定性。例如华为云在全球33个区域、93个可用区的布局,可为17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了稳定而高质量的云服务。
以云厂商为“主力”打造的这种出海生态圈,不仅为单一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更是整个行业创新和发展的催化剂。比如在办公软件领域,金山办公和WPS等企业便是通过与华为云等云服务提供商以及其他伙伴的紧密合作,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实现了品牌的全球构建和业务的持续创新。
而在最近,华为云更是推出了Boosting 2.0解决方案,其在服务场景、服务能力以及服务区域,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强化,为出海企业提供了更全方位的支持,帮助企业提升运营效率的同时,也为企业在全球市场中获得更多商业机会。
可以说,从本地化到技术创新方面再到生态聚合,华为云以及其他中企,正在成为这个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能力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相较于国外的云厂商企业,国内云服务商更加了解本地企业的需求、商业模式、文化环境以及组织文化。基于这种深刻理解,国内云服务商能够提供更加符合中国企业特定需求的服务和产品,从而更好地助力企业的发展。
数十年来,中国企业出海更多的是单纯的走出去,在海外真正扎根的却鲜有。而如今,随着华为云以及越来越多企业聚合到一起,在强大生态的加持下,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的新抓手和新底座正在浮现。
原文标题 : 出海新时代:中国企业如何“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