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向上的携程,为何遭遇减持?

短平快解读
关注

点击“短平快解读”关注我们吧,爆料请@小编

2024年,携程赚得盆满钵满。

前三季度,携程录得营收、净利双双大涨的成绩,不过增速较去年是有所放缓的,未来是否继续放缓仍有待时间观察。

业绩的增长促使公司股价大涨,年内涨幅约八成,多家券商机构给出了“推荐”、“增持”的评级,但公司高管、股东则实施了减持操作,进行套现。

营收、净利双增

第三季度,携程实现营业收入15.52亿元,同比增长15.52%,净利润67.65亿元,同比增长46.59%,增长势头强劲。

携程董事会主席梁建章表示,2024年第三季度,国内和国际旅行都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随着消费者信心的提振和旅行热情的高涨,我们对旅游业的持续增长持乐观态度。

分业务来看,住宿预订收入为68.02亿元,同比增长22%;交通票务收入56.5亿元,同比增长仅5%;旅游度假收入15.58亿元,同比增长17%;商旅管理收入6.56亿元,同比增长11%。

显然,旅游业的良好发展让携程受益颇多。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前三季度,携程实现营业收入405.5亿元,同比增长18.62%,较2023年全年收入增速122.12%放缓明显;净利润149.1亿元,同比增长72.95%,此前三年的增速分别为83.06%、355.09%、606.91%。

虽然携程前三季度的收入、利润表现良好,但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增速放缓的局面。

从费用端看,第三季度,携程的销售及营销费用增长最猛,高达33.82亿元,同比增长23%,远超同期营收,显然公司在这一季度加大了营销投入;同期的研发费用、一般及行政费用分别为36.4亿元、10.45亿元,同比分别微增2%、2%。

截至9月30日,携程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及持有至到期的定期存款和理财产品为869亿元,资金实力雄厚。

需要指出的是,公司年内的融资金额并不低。

6月10日,携程公告完成发售15亿美元本金以现金结算的可转换优先票据,融资金额将用于偿还现有金融债务、拓展海外业务及满足营运资金需求。

据悉,上述票据将按0.75%的年利率计算,自2024年12月15日起于每年6月15日及12月15日每半年付息一次,票据到期时间为2029年6月15日。

前三季度,携程的利息支出为14.12亿元,而利息收入18.24亿元,差额4.12亿元。

高管、股东减持

业绩大涨,让携程股价一路狂飙,截至11月21日收盘,公司港股为501.5港元/股,总市值3428亿港元,TTM市盈率达到18.87;美股为64.79美元/股,总市值421.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055亿元,TTM市盈率18.27,估值略低于港股。

据wind数据,携程港股年内涨幅高达80.66%,美股涨幅高达79.92%,实现了业绩、股价双收。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Q3季报发布后,多家证券机构对携程未来业绩表示看好,银河证券、华创证券、方正证券、民生证券等给出了推荐评级。摩根大通在研报中称,预计公司未来三至五年内可持续收入增长的可见性较高,年均复合增长率预料可达双位数,维持“增持”评级。

与上述机构看好携程形成反比的是,伴随着股价大涨,携程多位高管、股东Prosus在年内进行了减持。

据不完全统计,携程联合创始人、董事会副主席兼总裁范敏在年内多次实施减持,累计出售股份212.4万股,价值超过1亿美元。最后一次减持是8月份,范敏减持25万股,价值1058.5万美元。

据新京报,2月27日,携程首席财务官王肖璠拟出售50万股股份,总价值约2233.5万美元;3月6日,携程首席运营官熊星拟出售45万股股份,总价值约2020.95万美元;3月8日,携程独立董事甘剑平拟出售4万股股份,总价值约179.64万美元。

9月5日,互联网投资巨头Prosus以每股51.40美元的价格出售了1450万股携程股份,套现7.43亿美元。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称,这笔交易标志着Prosus彻底退出对携程的投资。Prosus的一位代表证实了出售事宜,并称这反映了公司“积极的投资组合管理办法”。

携程对此没有进行回应。

后续,携程在二级市场上能否继续高歌猛进,终究要以业绩来说话,一切等待Q4季报披露后才能揭晓。

投诉量高企

住宿预订以及交通票务是携程收入的重要构成,通俗地讲就是订酒店、旅馆,买车票、买飞机票等的收入,在这两块业务上,公司收到的投诉并不少。

据黑猫投诉,截至11月21日,携程出行投诉量多达82328条,已完成72420条,投诉完成率约88%,响应速度尚可;近一个月,公司投诉量1595条,已完成432条,投诉完成率约27%,主要涉及退款问题,包括退款难、退款扣费等。

作为对比,同程出行近一个月的投诉量为2211条,已完成1312条,投诉完成率59%,远超携程,说明后者需要进一步加强响应处理,更加积极处理消费者合理诉求。

另据12315,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近1月投诉量为18家,调解成功率27.78%,环比下滑28.57%。

事实上,包括携程在内的OTA平台老是被外界质疑“杀熟”,究竟是否存在也没有官方拍板。

7月份,亿欧创始人黄渊普称自己是携程最高等级的“黑钻会员”,7月18日用携程App订机票时发现,当日早上7点机票显示价格为3868元,点进去下单,在“填信息”后点击“下一步”后,显示机票“卖完了”,然后跳转出来价格刷新为了4408元。

在携程上订完机票后,同航班价格又回到了3868亿元。

黄渊普发朋友圈致携程梁建章,希望其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对此,携程否认了“大数据杀熟”。携程公关表示,国际机票的价格会有波动,对接的价格可能也在缓存当中,才造成了返回页面时价格变化的情况,这都是正常的。

“大数据杀熟”主要发生在各大互联网平台,原因则是这些平台掌握着大量用户数据,目前相关部门并没有出台具体的监管措施,让消费者投诉无门,如何判定、如何管理以及保障消费者权益,是相关部门需要认真思考的。

(短平快解读-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PS若稿件侵权或数据有误,请及时联系修正)

       原文标题 : 业绩向上的携程,为何遭遇减持?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