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货狂欢的背后是悬崖”
4月,美国特朗普政府挥舞“关税大棒”,宣布对华商品加征关税至125%,同时对其他75个国家暂停实施新关税90天,引发全球贸易体系剧烈震荡。关税上调,对跨境电商行业带来巨大冲击。
关税上调,首当其冲的是成本问题。关税增加直接导致跨境电商企业采购、运输等成本上升。为保证一定利润空间,企业不得不提高产品售价,这对于原本依靠薄利多销的中小跨境电商企业来说是巨大挑战。因为伴随着产品售价的提升,这些中小型企业的产品定位被提升到更高层次,将与品牌产品进行竞争,失去价格优势的他们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压力,中小企业加速出清,头部企业通过规模化、品牌化抢占份额。
除了成本带来了竞争力困境,许多跨境电商企业依赖单一的市场和供应链布局,让他们在这场关税大战中显现出抗风险能力差的问题。当美国提高关税时,这些企业难以迅速调整供应链,导致供应中断或成本大幅增加。此外,由于市场过于集中在美国,一旦美国市场出现波动,企业将面临巨大的风险,缺乏其他市场的支撑,进一步凸显了其抗风险能力的不足。
面对困境,跨境电商企业并非无计可施,AI技术提供了新的破局思路。
首先针对竞争力不足的问题,跨境电商企业可以利用AI技术对产品进行技术迭代。通过AI分析市场数据,了解消费者需求,开发出更具差异化的产品,打造独特卖点,让我们的产品成为海外买家的最优选。例如,圣奥科技依托德国研发中心开发智能办公家具,溢价率达30%,有效对冲关税成本。同时,企业可利用AI优化生产流程,实现精准生产、智能排产,降低人力、物料等成本,从而在价格上重新获得优势。
为增强抗风险能力,企业可以借助AI加强精细化运营。通过AI分析市场趋势、消费者偏好、政策风向,调整供应链布局,实现本地化生产和供应,减少运输、关税等成本,还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在市场布局上,可利用AI描绘全球消费者画像,挖掘全球市场潜在机会,实现市场全球化,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就如巨星科技,因欧美市场存在大量专业级和DIY级的家庭工具需求,在产能、品牌、渠道等方面,巨星科技重金押注美国市场,在美国本土拥有3个生产基地、1亿美元产能。但巨星科技并不依赖于单一的供应链,在越南、柬埔寨建设生产基地,并通过墨西哥工厂规避关税。
从长远看,关税政策未来存在调整可能性。关税增加企业和消费者成本,美国国内面临通胀压力,虽然美国本土企业和潜在替代国能够满足一定的市场需求,但美之间以及中国与其他潜在替代国之间存在巨大的“产能势能差”,这种长期积累形成的制造能力、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庞大的工程师红利以及高效的基础设施所构成的综合优势短期内难以被复制或转移。为缓解压力,美国可能会调整关税政策。
对于跨境电商行业,短期内虽受到冲击,但也迎来机遇。企业可以借机优化市场布局和生产链结构,在调整中携手AI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和运营效率。那些能够快速适应变化、积极创新的企业,有望在逆境中崛起,推动跨境电商行业向更高质量发展。
原文标题 : 美国关税上调,跨境电商的危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