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小飞
物联网智库 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导 读
4月30日,工信部网站发布了“公开征求对《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意见”,开始对我国5G应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广泛征求意见,三年行动计划是指导中国未来3年5G应用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值得深入解读。
4月30日,工信部网站发布了“公开征求对《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意见”(下称《征求意见稿》),开始对我国5G应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广泛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分别从突破5G应用关键环节、赋能5G应用重点领域、提升5G应用支撑能力三大主线梳理出32项具体工作,全面涵盖了与5G应用相关的各方面内容,每一项具体工作中基本都提到了聚焦的重点领域、关键举措和发展目标。
三年行动计划是指导中国未来3年5G应用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虽然当前还处在征求意见的阶段,但该文件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的,笔者选取部分内容对其分析解读,希望能够给业界一定的启发。
新的目标:基础设施、用户、行业应用均给出量化KPI
本次《征求意见稿》首个值得关注点是给出了7大发展目标的量化指标,作为2021-2023这三年中全国5G应用发展工作的KPI,其中既有5G基础设施目标,又有用户目标,还有行业应用的目标。
从基础设施角度看,《征求意见稿》主要提出了两个指标: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为18个、5G行业虚拟专网数3000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18个,也就意味着到2023年全国5G基站数量将达到252万以上。众所周知,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开通的5G基站数71.8万个,那么接下来3年至少要开通5G基站180万个,平均每年新增60万个,基本上保持一个稳步增长的态势。5G行业虚拟专网作为各类行业应用的基础设施,其发展目标凸显了主管部门对于5G专网的态度,即更注重基于5G公众网络提供5G专网服务,提升5G网络利用率。目前,三大运营商均发布了其5G专网产品,都是根据专用性的程度高低分为3类产品,行业虚拟专网目标的提出,将给运营商专网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从用户角度看,《征求意见稿》主要给出了to C和to B两方面的指标:5G个人用户普及率达到40%、5G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年均增长率200%。5G个人用户普及率达到40%意味着到2023年底5G手机用户数达到5.6亿,笔者认为实现这一目标没有悬念,根据工信部一季度统计数据,截至今年3月底,国内5G手机终端用户数已达到2.85亿。当前,国内5G手机终端单月出货量就能达到2000万以上,因此到2023年5G手机终端用户数超5.6亿是大概率事件。5G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年均增长率200%的目标,体现了5G应用于各垂直行业将实现快速增长,也印证了5G大部分场景是物联网场景的观点。虽然当前5G物联网终端用户数未公布,5G物联网用户基数量级也不大,但根据移远、广和通、芯讯通等物联网模组厂商公开的数据来看,5G物联网模组已开始实现规模化出货。5G商用初期几年,手机终端率先成熟,手机终端用户数发展较快,但随着各行业应用的落地,5G物联网模组、终端逐渐成熟,5G物联网用户数将迎来快速增长,最终5G物联网用户数将远超5G手机终端数。
从行业应用角度看,《征求意见稿》主要提出了5G在大型工业企业渗透率达到35%,每个重点行业5G示范应用标杆数100个。大型工业企业是指从业人员1000人以上且营业收入4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这些企业对5G应用具有明显标杆示范作用。《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了在生产经营等环节开展5G应用,说明达到这一要求,5G必须对工业企业核心流程实现赋能作用,而不是外围的辅助。若35%的渗透率、每个行业100个示范应用标杆目标能够达到,5G在垂直行业应用规模效应就比较明显,各行业将会自发驱动去推动5G落地。
明确举措:明确3大行动15个细分领域应用场景重点发力方向
《征求意见稿》在“赋能5G应用重点领域”中提出了15个5G应用的细分领域,并将这15个领域归到3大行动,即新型信息消费升级行动、行业融合应用深化行动和社会民生服务普惠行动,全面涵盖了生活、生产、公共治理的重点行业。其中,新型信息消费升级行动包括了5G+信息消费和5G+融合媒体2个领域,行业融合应用深化行动包括了5G+工业互联网、5G+车联网、5G+智慧物流、5G+智慧港口、5G+智能采矿、5G+智慧电力、5G+智能油气、5G+智慧农业、5G+智慧水利9个领域,社会民生服务普惠行动包括了5G+智慧教育、5G+智慧医疗、5G+文化旅游、5G+智慧城市4个领域。在每一个领域中,《征求意见稿》都给出了一些重点发力的方向。
在“新型信息消费升级行动”中,《征求意见稿》提出5G+信息消费的工作包括推进5G与智慧家居融合,深化应用感应控制、语音控制、远程控制等技术手段,发展基于5G 技术的智能家电、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监控、智能音箱、新型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不断丰富5G 应用载体。智能家居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物联网领域中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此前智能家居中大量场景更多是通过WiFi、Zigbee、蓝牙等短距离通信技术实现设备接入,只有少量终端采用蜂窝网络接入。不过,近年来家电、安防、消防报警器等家庭终端使用NB-IoT、LoRa等广域通信网络接入的优势逐渐显现,未来基于5G的家庭终端也会出现。近期,住建部等16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数字家庭 提高居住品质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对新建全装修住宅,明确户内设置楼宇对讲、入侵报警、火灾自动报警等基本智能产品要求;对新建社区配套设施建设,明确要求设置入侵报警、视频监控等基本智能产品要求;养老设施应配置健康管理、紧急呼叫等智能产品。这些均为强制性要求,而且此类设备不少也会采用蜂窝网络的设计,5G也将被考虑其中。
“行业融合应用深化行动”无疑是3大行动计划中最重要的工作,也是5G赋能行业应用最典型的表现。过去多年中,蜂窝物联网在各垂直行业的应用给5G应用打下基础,尤其是4G应用于各行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开拓了大量物联网场景。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蜂窝物联网用户达11.36亿户,其中应用于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的终端用户占比分别达18.5%、18.3%。以工业互联网为例,此前很多工业场景大量采用基于4G的工业DTU、网关实现生产环境下各类终端、传感器数据的收集,部分控制环境下也用到了工业级4G专网通信,这些场景一方面给5G+工业互联网总结了应用经验,另一方面呈现出来的不足让5G有了用武之地。《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围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产品服务等环节,聚焦“5G+工业互联网”发展重点行业,打造典型应用场景,持续开展“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支持5G 在质量检测、远程运维、多机协同作业、人机交互等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化应用,不断强化示范引领,推动成熟模式在更多行业和领域复制推广。这些重点发力方向,一定程度上也是在4G+工业互联网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社会民生服务普惠行动”在教育、医疗、文化、旅游、城市管理等方面发力,这些领域将让民众可以直接体验5G带来生活升级的改变。其中,5G+智慧城市将是5G物联网用户数增长的一大主力。《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加快智慧表计等产品在市政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部署,探索构建数字孪生城市,提高城市感知能力。过去几年,基于NB-IoT的智慧表计实现了快速部署,NB-IoT燃气表、水表连接数均突破千万级,消防、井盖、路灯、停车、环境监测等智慧城市终端数也在增长。虽然2020年ITU已明确NB-IoT纳入5G标准家族中,但当前NB-IoT应用更多基于3GPP R14标准部署,严格意义上来说还是在4G LTE基础上的应用,随着NB-IoT网络向着R15/R16升级,终端满足5G mMTC要求,海量NB-IoT智慧城市终端也会计入5G物联网用户中,大范围提升城市感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