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狂奔100天,钉钉再次掏出了一张「王牌」

新眸
关注

作者|桑明强

顶着炎炎夏日,一年一度的钉钉生态大会在上海如期而至。

按照以往的惯例,钉钉总裁叶军都会在会上分享他对数字化的最新思考以及相关新产品发布。

但这次背景却略有不同,主要有两点原因:一、钉钉刚刚被阿里集团明确为独立业务,那么作为独立后第一场大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二、国内大模型鏖战愈演愈烈,大家都在期待钉钉这次会带来哪些新动作。

结果不出所料,钉钉还是一如既往地能折腾、敢亮剑。

先划重点,这次大会钉钉主要有两个亮点,首先钉钉正式对外推出AI PaaS,它被叶军视为钉钉全面智能化的第二弹,标志着钉钉智能化从自身进入生态层;紧接着,就是在AI PaaS战略基础上,钉钉发布了大模型时代下与生态伙伴能力相结合的新产品——数字员工、智能化场景方案和智能化行业方案。

以数字员工为例,大会现场叶军亲自演示了它的神奇魔法:以往招聘需要HR收集岗位需求,经业务部门确认后HR再进行岗位发布,最后筛选候选人、准备面试、候选人评估等等,整个过程不仅繁琐耗时且需要多人对接,有了数字员工后,这套流程在钉钉群聊里几分钟就能搞定,更厉害的是,数字员工还能智能地帮你筛选合适的候选人。

这也是钉钉最让我感到意外的地方。

继Open AI掀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大模型浪潮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关注的焦点都在对标ChatGPT,快速做一个类似的产品,但随着Meta发布开源大模型Llama 2,对话式AI在国内已经遍地开花,市场也正在回归该有的冷静,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思考,怎么才能让自己的产品接入大模型的能力,这也是钉钉正在思考和着手干的事,而这,距离钉钉上次发布“斜杠”仅仅才过了4个月。

据叶军介绍,在这次生态大会前,在首批4大高频场景的基础上,钉钉已经完成了17条产品线、55个场景的智能化改造。按照叶军的逻辑,AI绝非玩具,必须进入到生产力环节,而AI PaaS是钉钉PaaS化战略的延伸,钉钉的想法就是希望用大模型帮助生态伙伴把产品重新做一遍。

那么问题来了,钉钉究竟是怎么做的,以及AI PaaS战略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

01

AI PaaS对于钉钉,意味着什么?

先说结论,AI这件事,钉钉越来越想明白了。AI PaaS极有可能成为钉钉独立后的一步妙棋。

为什么这么说,熟悉钉钉的人都知道,钉钉诞生初期主要面向C端用户,只不过使用场景属于B端。所以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钉钉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用户增长上,这也让它迅速确立了在企业办公领域的领先优势。

但与此同时,面对越来越大的流量,钉钉也在持续思考,如何在既有的业务基础上做大想象力,当时钉钉给出的答案是坚持开放,只做PaaS化这一件事,具体的做法是通过联合生态伙伴,将AI、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数字化基础设施,通过PaaS平台提供给各垂直领域的开发者,后者成长起来再来反哺平台。

今天的AI PaaS战略,也是同样的道理。

随着国内大模型遍地开花,以及Meta公司开源的Llama 2大模型效果越来越好,企业大规模应用的最好时机已经提前到来。关于这点,我近期也与国内一些做数据智能的专家深入交流过,他们的观点更直接:随着行业大模型能力落地,未来传统软件公司将不复存在。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是钉钉率先打响了行业的第一枪,以及钉钉究竟怎么做的?

第一个问题很好回答,还要从钉钉这些年的积淀谈起,抛开老生常谈的商业化难题,钉钉最容易被外界低估的点,在于它拥有着各行各业客户所代表的丰富场景、行业痛点,钉钉低代码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现在钉钉生态圈里面的生态伙伴总数已经超过5000家,低代码应用数超过了800万个,其中有不少ISV更是达到年营收千万级别。

换句话说,参考钉钉数字员工,每一个细分场景乃至任何一个工作流,都是一次潜在机会,都可以AI重新做一遍。但很显然,仅靠钉钉自身肯定无法完成这些工作,联合生态伙伴就成了最合理也是最务实的做法,至于钉钉,它要解决的是最为核心的工程化难题,要知道,考验大模型落地首要前提,就是要解决它潜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易用性问题,降低开发运维的门槛的同时,减小大模型的不确定性,让它真正为协同和业务所用。

言下之意,钉钉在AI PaaS大逻辑下所扮演的角色,相当于AI能力的超级入口。生态伙伴只需要按照AI PaaS所定义的流程、规范,就可以训练自己的专属数据模型、开发相应的AI技能,这点可以参考钉钉现阶段主推的生态路径——企业数据可以动态加载到大模型调度引擎,这个方案无需企业数据注入到底模型,成本更低的同时,还能实时跟随底模型的迭代不断进化。

02

生态战略是一张好牌,但却不好打

放在战略维度,有关AI这件事,钉钉做AI PaaS的确是一步妙棋,但要想真正落实,中间的难度却也不小。

To B圈有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同时也是PaaS战略最成功的玩家,它就是Salesforce。

在Salesforce长达20多年的发展史上,它曾经历过数次变革,但真正为它打开局面、乃至最终跻身全球SaaS顶尖玩家的,还要追溯到2008年贝尼奥夫的一次决策,那一年,Salesforce上线force.com,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平台化战略,随后的一年,其股价涨幅高达130%,为其历史之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企业的想象力并不单单取决于由技术变革创造出超额利润,更在于如何让更多人参与进来,Salesforce最厉害的点在于,它以CRM为轴,让一众ISV参与到它的生态建设中,那些未被发掘的海量用户需求,恰恰是推动Salesforce向前的根本原因。

回到钉钉AI PaaS这件事上,如果一旦做成,那么它的想象空间将不可估量。

但有一点我们也必须承认,大模型的确是一次生产力的变革,但它也不是神,也要遵循技术的客观发展规律,参考Gartner去年提出的关于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目前生成式AI正处于“期望膨胀期”,后续会经历破灭期,当AI进入应用阶段时,会回归期望的“稳步恢复期”,再至成熟期。

除此之外,现阶段国内数字化现状以及大众对AI的理解也是绕不开的重要因素。

随着数字化越做越深,现在的企业数字化基本已经完成第一阶段,即业务在线化,不少中大型企业甚至同时应用多个数字化系统,在以销售为主导的市场下,厂商之间互为生态也已司空见惯,但绝大多数的生态战略更像是联合捆绑销售,有了这个背景,钉钉的AI PaaS战略更像是在打一把高端局,既要把生态规模做起来,规模之外也要把客户价值做深、让ISV看到未来。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从年初直到今天历时数月后,钉钉才正式对外官宣定调这一AI生态战略。细细琢磨,钉钉也不是万能的,也不可能永远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尤其处于日新月异的AI时代下。没有十几款产品的打磨,可能也无法磨出来一个稳定的技术底座。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钉钉团队在想清楚商业逻辑后,对于智能化的整体思考输出,包括定价、底模型交互调度、数据训练、AI应用开发、技能体系,以及最终面向用户的数字员工、智能助手等产品形态。

03

小结

这次大会上,钉钉总裁叶军还公布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目标:过去,钉钉一直在不断降低数字化门槛,这次通过AI PaaS的开放,目的就是让AI的能力更普惠,进而进入5200万中小企业,让中小企业都用得上、用得起AI能力。

事实上,这同时也是当下业界最关心的点,拿眼下轰轰烈烈的大模型浪潮举例,虽然不少人亲眼目睹了它的能力,但终归还是停留在C端市场,To B市场怎么用、以及如何才算用得好,很多人仍是一头雾水,这个新市场正亟需被定义和引导。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Midjourney,相比于Open AI的横空出世,Midjourney神奇之处在于它不仅运用大模型的能力生成各种炫酷的图片,还在于它的幕后团队只有11个人。可以想象,随着大模型能力逐渐介入,很多植根于企业内部运转的低效流程都可以被重新构建,团队也会变得越来越精炼,但对于企业来说,这就是降本增效的最直接体现。

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说Open AI的爆火,让人们看到了通用人工智能的可行性,那么钉钉这次,恰恰给业界提供了一个好的思路,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场由AI推动的行业性变革才刚刚开始。

       原文标题 : 大模型狂奔100天,钉钉再次掏出了一张「王牌」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