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并不买账。
@新熵 原创作者丨樱木 编辑丨伊页
快手交出优秀答卷,市场却没有想象中的振奋。
5月22日下午,快手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第一季度营收29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6%,好于预估的290.4亿元,线上营销服务及电商业务的增长成为业绩贡献的主力。
不仅如此,调整后净利润43.88亿元人民币,超出预期的32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46.4%增至54.8%。同时,快手还拿出了新一轮股票回购计划,宣称自2024年股东大会结束后,未来三年回购总金额不超过160亿港币的股票。
出色的财务数据,积极的回购计划,但二级市场反响平平,股价一度下跌1.12%,随后反弹至微涨1%。
投资人群体为何对快手的财报反馈平淡甚至毫无浪花?
首先,在宏观背景中快手可以说是踩中风口。下沉红利、县域经济,美团覆盖不到的地方,老铁们都在刷着快手。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快手与美团的重合用户约1.39亿,占美团用户比例为35.3%,远低于抖音与美团81%的重合率。抖音触达不到的人群,快手依然能够找到。
据QuestMobile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5月,快手主站高频用户与抖音的重合度仅为19.67%。差异化的用户画像,巨头没有覆盖的区域,极大的增长空间,都是快手的标签。而相应的,也许投资人希望的是,快手复制拼多多的故事,从下沉起家,快速逆袭,完成对抖音的超越。
但从现实层面来看,这样的惊喜并没有出现。首先在业务规模上,快手的增长中规中矩,占比最大的广告部分,增长幅度为27.4%,电商GMV增长28.2%。
其实这样的增长幅度几乎很难解释快手正在享受下沉市场的红利。互联网头部往往享受平台效益与飞轮效应,以拼多多为例,单季度营收增速同比来看已超越130%,利润收入更为夸张达245%+。同样,以下沉经济的代表蜜雪冰城为例,其规模门店增速在扩张期也可达30%以上。
而如果以此为基础展望推断,快手的下沉红利,也许已进入到了周期末尾。从市场反馈来看,快手依然是曾经的快手,每一次辛巴被封,依然能够挑起着外界对于快手电商的忧虑。
在原本高增长的节奏中保持了平稳,快手需要再在主营业务中保持高增长,才能让投资人更为放心。换句话说,如何打赢电商与广告这一无法逃避的战役,才是外界对快手最为关心的问题。
在财报电话会上,快手官方提到了多个业务增长的亮点。例如,公司在传媒资讯中的付费短剧营销,通过自建链路不断优化,配合政策激励带来的供给和需求提升,带来2024年第一季度短剧日均付费消耗同比增长超4倍。以及海外业务进展方面,一季度海外业务收入达到9.91亿元,同比增长193.2%。经营亏损同比减少67.4%,环比经营亏损也进一步收窄。
但仔细深究,这些业务想象力有限。以短剧为例,入局者越来越多,从30万招聘短剧编剧的小米,到刚刚宣布入局的华为络绎不绝;大量的同质化,以及不断加强的监管,都让短剧行业看起来难以担起营收支柱的作用。海外部分体量又太小仅有9.91亿元。
总结来看,快手正在享受偏安一隅的快乐,但从中长期来看,这样的不温不火以及与世无争终将会被可预期的竞争打破。
原文标题 : 快手财报:偏安一隅,少一点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