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换掉赵明后需要“悍将”,李健也就成了“关键先生”

唐辰同学
关注

荣耀的后赵明时代,需要强人。

从离职传闻,本人罕见沉默,再到多轮辟谣,最后官方公告,宣布人事变动,荣耀前CEO赵明以一种十分常见的套路,度过了他在荣耀的最后三天。

这个关于“谣言”的套路,也被戏称为“遥遥领先的预言”。正值冲刺上市的关键节点,带领公司完成从0到1重建的赵明离职,也能看到荣耀的焦虑,并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但临近上市换帅,也意味着,独立四年,荣耀IPO再次按下了快进键,被视为试图突围市场疲软与资本期望的关键一役。

后赵明时代,荣耀需要“悍将”

在内部离职信中,赵明说,“感谢大家对我 4 年乃至 10 年荣耀工作的评价,成绩是团队和所有荣耀小伙伴做出的。过去 10 年的每一刻我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很少有成功的喜悦,一直都思考怎么带着团队活下去、杀出来。”

这段“荣耀”历程可以对应两个身份:荣耀总裁和荣耀CEO。恰好也是他带领荣耀走过的两个阶段:华为时期的互联网子品牌,以及2020年11月分拆后的独立新荣耀。

2013年,华为成立子品牌荣耀,其定位,包括产品、营销主要对标互联网手机品牌小米;2015年3月,赵明出任荣耀事业部总裁,全面负责荣耀业务。网络上还能看到余承东介绍赵明,以及赵明分享他和余承东开拓海外市场的视频片段。

2020年11月17日,华为宣布出售荣耀业务资产。此后,赵明继续担任荣耀终端有限公司CEO,带领荣耀独立发展至今。荣耀也从一个华为的互联网子品牌,变成了多产品线、多渠道、建制完备的独立手机公司。

荣耀最困难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仅剩 3%,他们用不到两年时间回归主流,从 others 再次进入前五,还数次季度登顶——2022 年第二季度、2023 年第三季度及 2024 年第一季度,荣耀分别以 19.5%、19.3% 和 17.1% 的市占率,成为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第一的手机品牌,Magic系列更是在高端市场取得突破。

这是新荣耀独立四年后,交出的成绩单。赵明为荣耀做的工作,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为荣耀上市讲一个好故事,以获得更高的估值。

在这个过程中,荣耀也深深的烙上了赵明的印记,甚至是赵明个人IP与荣耀品牌的捆绑。比如他在发布会和媒体沟通时的“明式表达”,都成为荣耀软实力、品牌力的一部分。

但他与雷军又存在根本性的不同,归根结底,他只是一个职业经理人,随时都可能被外在强力切割。比如这次,做出一个“最艰难的决定,选择放手和离开荣耀”。

某种意义上,赵明也算是在荣耀的高光时刻退出。按照他在告别信里的说法,“2024年公司完成了利润、奖金预算目标,大家收益应该不错,收入、销量达成率也不错。”

他也给继任者留下三大挑战:带领荣耀顺利完成上市;加快全球化和高端化步伐;做好上市后的公司战略变革与治理。

就眼下而言,荣耀最需要做的事情,便是稳定军心,并通过持续向投资者展示其盈利能力、市场增长潜力以及未来战略,来提振市场信心。赵明宣布离职后,荣耀管理层也在经历短暂振荡期。荣耀中国区CMO姜海荣、荣耀中国区销售部部长郑树宝等多位高管陆续离职。

需要补充的是,荣耀并不差钱。2024年初,赵明曾透露,荣耀当时的利润兑现率高达120%-130%,账面上躺着几百亿现金流。虽然比不上雷军炫耀的1500多亿现金流,但荣耀的业务单元更加纯粹、聚焦,足够支撑其未来的战略扩张。

荣耀上市也被解读为是被推着走的,背后与荣耀股东、经销商、员工们急于兑现价值有关。荣耀的股权关系复杂,大股东的意志强烈,而包括经销商、员工在内的小股东,也迫切希望荣耀上市,分得一杯羹或者套现离场。

比如,媒体介绍,2023年11月,有国资背景的吴晖空降,出任荣耀董事长。其首要任务之一是推动公司上市进程,而这也许正传递着大股东的态度。

此外,有荣耀员工透露,荣耀公司大楼内,悬挂着一条座右铭:“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为了契合公司价值观,荣耀内部亦有着所谓的“奋斗者协议”:员工放弃年假和年终奖,换取上市后的股权分红。

赵明在离任前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带领荣耀完成股改。2024年12月28日,荣耀宣布完成股份制改革,公司名称由“荣耀终端有限公司”变更为“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股改后,荣耀内部的股东问题基本被清除,上市已无明显阻碍。但荣耀股东名单依然有多达20多家企业和机构。

联想乔健的前车之鉴

1月17日,荣耀发布官方公告称,“赵明先生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CEO等相关职务。董事会决定由李健先生接替赵明先生开展工作。”

在唐辰看来,李健是被推上台前的。此前,公开报道里关于他的个人信息并不多。在接替赵明之前,李健出席活动时的身份多是华为成都研究所所长。

但根据荣耀官方、媒体有意或者无意释放出的多重信息,李健的个人画像也逐渐丰满:技术起步,全球化拓展立身,集团战略管理结业。其外在标签是强销售属性,并擅长内部人才整合。

对于荣耀来说,华为强势回归后,面对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内外部复杂因素叠加,需要有一个强人来平衡各种关系,并带领公司打出新的局面。

在李健之前,这个平衡者的角色属于赵明。2024年6月,荣耀小折叠手机发布会后的媒体沟通环节,赵明对包括唐辰在内的媒体表示,荣耀上市是董事会决定的,他是CEO,先把产品和市场做好。

一旦赵明离职,就意味着华为分拆荣耀后,相对稳定的组织架构出现裂缝,甚至失衡。简单来说,李健是“前华为悍将”,是荣耀当前需要的“关键先生”。

而李健的“故事”,他本身确实就是后赵明时代,最适合荣耀的“悍将”;还是荣耀需要一个媒体勾画的这类“关键先生”,那就需要荣耀接下来用真切的市场战绩来自证。也就是说,荣耀需要卖出更多的智能产品,在全球化、AI这两个差异化的叙事上,给业界、投资者更大的惊喜。

但不可忽视的是,李健从未整体操盘手机业务线,对于技术以及行业发展格局的理解,能否带领荣耀完成后续的挑战,还是个问号。这也很容易让人将其与前联想手机负责人,现联想高级副总裁乔健关联到一起。

从2015年开始,联想移动就在走下坡路,手机业务的市场份额极速跌落,直接掉进“others”。当时,杨元庆曾怒骂联想移动,“拿榔头敲都敲不醒”。2015年至2018年,从刘军到陈旭东,再到乔健,最后到常程,联想移动在短短三年间进行四次换血。

其中,2016年11月,陈旭东接手联想移动仅一年多时间,就被调离负责联想全球服务业务,换成女将乔健。根据公开报道,从未接触过手机业务的乔健,对外表示是“主动请缨”,延续陈旭东的思路,通过挖人和砍品牌,对联想移动进行大改造。

前者是不断从外部运营商和其他手机厂商重金挖来高管,后者是大刀阔斧砍掉了联想品牌手机,只保留了摩托罗拉品牌。但好景不长,这些高管相继离职,联想手机市占率还是不断下滑。2018年5月,乔健调岗、常程接棒。

乔健的教训,总结起来有两点:首先是忽视手机产业的趋势和规律,押错渠道和产品“树”。智能手机发展到2017年已经相当成熟,但联想手机仍然在运营商渠道发力,并在产品创意落在模块化手机上,试图以一己之力,来引导新的潮流,但它毕竟不是iPhone。

其次是战略漂移,频繁换血。当时当时有网友辣评,联想是哪个品牌做得好,就砍掉哪个,堪称“中国微软”。事实也是如此,短短三年,四位负责人,他们制定的战略,还没有时间去跟市场和竞争对手博弈,就被判了刑。联想手机后来的境况,仅靠moto品牌在海外独力支撑,国内“中华酷联”的格局早已不复存在。

这对李健来说,堪称前车之鉴。比较庆幸的是,荣耀已经在业务上表现出积极的进取心。在高管大变动之后,荣耀产品线总裁方飞最新发文称,前段时间在一线调研,最近在和团队讨论梳理面向未来的产品策略。围绕荣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产品价值主张,需要坚定地打造更具特色的产品竞争力,让不同系列的荣耀产品拥有鲜明清晰的DNA,获得更多消费者的喜爱。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新的开始,但还远远不够,李健需要给出更多的答案。

参考资料:唐辰同学,《出师未捷!赵明在荣耀上市前“选择放手和离开”》光子星球,《被推着上市的荣耀》晚点LatePost,《荣耀换帅:四年孵化,饱和式投入,重做一个全球品牌》

       原文标题 : 荣耀换掉赵明后需要“悍将”,李健也就成了“关键先生”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