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OPPO在西安曲江经济中心举行了Find X8系列的新品发布会。包括三款手机产品以及三款智能生态产品。此时距离Find N5的产品发布会才不到两个月时间。
影像能力是本次新品发布的焦点。发布会上,刘作虎熟悉地让新品OPPO Find X8 Ultra与某海外友商进行了夜景人像的对照组实验,现场演示了如何在夜景把人拍出"气血感"。
此前,Find X8系列因其设计与iPhone相似被网友调侃为了“OPhone”,这次刘作虎反倒自己在讲话中cue到了这个称号上。设计独特性一直是各大品牌寻求差异化的重点,而OPPO在这方面往往扮演着"先行者"角色,在已公布或爆料的三款Ultra机型中,OPPO是唯一一家选择直屏的。
这种策略与近半年的市场表现不无关系。根据Canalys的数据,2024年第三季度,OPPO的市场份额和出货量均出现了下滑,已经跌出了中国市场前五,归为了“others”。
但在第四季度,OPPO成功回到了"Big5"的序列中,这一部分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Find X8优异的市场表现。据OPPO官方数据,截止二月底,Find X8系列销量达到上代两倍。据RD观测的统计数据,2025年2月,OPPO以15.1%的市场份额已位居第四。
大模型浪潮下,小米15Ultra的表现印证了市场对手机影像强度的需求。但对手机影像来说,算法到底意味着什么?Find X8新品给出了一种答案。
01、当影像旗舰摘下“厚重”标签
当行业还在为“Ultra”机型堆砌参数、放大模组时,OPPO Find X8 Ultra选择了一条更贴近用户感知的路径。从“不做能打电话的相机”的宣言,到“第一款适合女生的Ultra”的定位,这场发布会传递的核心信号再明确不过——真正的影像旗舰,不必以牺牲手感与美学为代价。
Find X8 Ultra延续了OPPO对潮流设计的坚守,配色方面,晨曦微光配色,以渐变镀膜工艺还原了破晓时分的天际线,光线流转间呈现出粉金与浅蓝的微妙过渡。这种将自然意象注入科技产品的思路,与Reno系列的潮流基因一脉相承,却又在质感上更显克制。星野黑的磨砂玻璃背板强化了商务属性,月光白则用釉面质感延续了Find系列一贯的纯净美学。
另一方面,Find X8 Ultra又打破了行业曲面屏 Ultra 的常规,以8.78毫米机身厚度,以及13.99毫米总高度,实现了轻薄机身。值得玩味的是,刘作虎特意强调“真正契合女生使用需求,彻底告别又厚、又凸、又重”。当226g机身重量与8.78mm厚度被冠以“轻盈”标签,背后实则是OPPO对“超大杯”畸形膨胀的逆向挑战。
居中打孔的6.82英寸,2K分辨率直屏带来了极高的屏占比,边框收窄至1.15mm的设计使得屏幕占比进一步提升。此外,LTPO OLED屏幕支持1Hz至120Hz自适应刷新率与4320Hz高频PWM调光技术。既满足了参数党的硬核需求,又以平面形态规避了曲面屏的误触痛点。
配置方面,Find X8 Ultra是OPPO首款搭载高通骁龙8至尊版芯片的机型,配备6100mAh硅碳电池,支持100W有线快充和50W无线快充。前者通过新材料技术突破容量瓶颈,后者则用“25分钟满血”缓解了旗舰机的续航焦虑。
不过比起硬件配置,影像无疑是这次的重头戏,Find X8新机型再次将焦点放在了用户的个性化拍摄体验上。后置搭载五摄超光感计算光学系统,分别为5000万像素1英寸索尼LYT900主摄、5000万像素的LYT600 6倍潜望超长焦镜头、5000万像素的索尼LYT700 3倍潜望长焦微距镜头、5000万像素的JN5超广角镜头。
参数之外,可能触动用户神经的或许是那颗新增的左侧快捷键。从一键启动相机、录音到自定义快捷指令,实体按键的回归本质是对效率的极致追求。
哈苏调校的影像风格向来以“真实”著称,而这次Find X8 Ultra新增的丹霞原彩镜头与分区色温感知技术,则将人像摄影推向新高度。在复杂光源场景中,系统能自动分离环境光与人脸色温,既保留霓虹灯的氛围感,又让肤色呈现自然红润。对比iPhone 16 Pro Max的“直出血色感”,Find X8 Ultra的成片更像是专业灯光师精心布光的结果,这也解释了为何刘作虎敢在发布会上直言“红外光是看不见的杀手”。
02、当算法成为新长焦
客观来说,Find X8系列新品单从硬件层面来看并不无敌,在友商们都用上两亿像素的超长焦镜头时,OPPO Find X8 Ultra依旧使用的是一颗5000万像素的LYT900传感器,在宣传上,友商会更有优势,毕竟用户都是“数字敏感动物”。但事实上,在实测中,它的表现相比两亿像素反倒没有差多少。
大家都知道:光圈缩小通常意味着进光量降低,快门速度滞后,画面模糊和噪点增多,传统上长焦或微距拍摄往往在全域清晰和进光量之间只能做二选一的平衡。
但这次OPPO的突破在于借助AI成像技术,以70mm f/2 的硬件底蕴,在呈现f/16效果同时,实际进光量仍保持在f/2.1的水准。当然这很考验成像算法,不过,这可能是AI对于移动影像最重要的落地场景。
为了解决白平衡准确的这一摄影基本性能,Find X8 Ultra引入了原彩镜头,取名“丹霞原彩镜头”。从这个命名大家也可以猜出它是为了进一步还原传感器捕捉到的色温和光线。
但它的实现原理却非常有意思,传统的手机通常并不会配备色温传感器,这导致相机传感器在捕捉图像时会将所有“看”的所有色彩混杂堆叠,塞入图片中,遇到酒吧、音乐节、演唱会这类光线特别复杂的环境,拍出来的照片看上去五颜六色,根本不能被称为一张成片。
因此,相比硬件组合,算法在OPPO Find X8 Ultra上的存在感甚至比硬件本身更为强烈。
它可以通过智能分区色温计算,让复杂光线和色温环境下的成像更为精确。比如,光线较暗的场景会出现两个比较典型的问题:算法痕迹明显,模特的脸部和衣服细节会被涂抹;对焦速度慢还有一定虚焦的概率。但根据数码博主的测评,在光源只有一盏灯的情况下,OPPO Find X8 Ultra压制了灯的光源,而光线打在模特脸上的明暗过渡也被还原到位。
此前曾有一类观点,认为算法参与度过高的手机影像并无意义,AI成像并不真实。但《新立场》认为,在当前光学与光电极限已达天花板的背景下,没有算法的加持,满足基本成像需求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目前手机摄影不能完全抛弃算法。
一颗能满足解析力、边缘成像控制、色散控制、紫边控制的变焦镜头,不会低于一万块钱,向上更是没有成本上限。但现在因为算法,即便是2000元价位的手机,拍照也看不到很严重的光学硬伤。甚至可以说,是算法的革新才引领移动摄影走到了如今的高度。
而在"Ultra"市场上,有一种舆论声长期主导着消费者对旗舰机的认知:更多、更强、更专业。在这种思维下,它往往伴随着厚重的机身、繁琐的影像模组、极致但并不一定符合需求的功能,使得Ultra几乎成了一个与"日常"相背的概念。好像不够"极端",就不足以冠以Ultra之名。而在这个声音之外,苹果一直用另一种名为务实的Ultra设计哲学牢牢占据市场的第一。
现在,OPPO Find X8 Ultra加入了这一阵营。它并没有直接拒绝"Ultra"的传统概念,而是不追求表面的极端,寻找深层的平衡。比如,Find X8 Ultra被OPPO定义为"一台影像能力很强的常规高端旗舰",这与iPhone Pro Max的定义如出一辙。当前,一个很好的市场机会在于,最近大环境的变动,可能会导致部分国外产品的价格产生较大的波动,而国产品牌旗舰机的竞争力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03、写在最后
纯直屏的回归、双潜望镜长焦微距拍摄的加入、丹霞原彩镜头的色温控制,以及AI图像助手,这些特性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答案:OPPO Find X8 Ultra既是高端影像设备,也是日常好用的旗舰手机。
当Find X8 Ultra的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弥补物理限制带来的影像短板,用户终于可以拥有一台不必时刻彰显“我很专业”,却能在每个瞬间都表现相对可靠的Ultra手机。
这种突破性不在于参数碾压,而在于对用户真实场景的深层次挖掘,双潜望长焦对应旅行打卡时的构图自由,分区色温感知满足探店时的出片需求,AI闪记解决学习工作的信息焦虑。
正如史蒂夫·乔布斯所说:设计不仅仅是产品的外观和感觉,更重要的是它的运作方式。这场发布会同样预示着旗舰机竞争的下半场,当参数天花板触手可及,谁能把技术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价值,谁就能握住定义高端的权杖。
*题图及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原文标题 : Ultra不再“卷”参数,OPPO如何用体验改写旗舰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