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业务即将见顶,嘀嗒出行IPO后能找到新的增长曲线吗?
四次冲击IPO未果后,嘀嗒出行选择进行第五次尝试。3月19日,嘀嗒出行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中金公司、海通国际以及野村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主营业务方面,目前,嘀嗒出行业务包括顺风车、智慧出租车、广告及其他服务等。从收入结构看,嘀嗒出行对于顺风车业务的依赖正在加重,2021年顺风车业务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为89%,2023年这一数据升至95%。
股东方面,嘀嗒出行自成立以来,共完成5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蔚来资本、IDG、崇德资本、易车网、高瓴、京东及携程。其中,蔚来资本是其第一大外部股东。
业绩方面,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嘀嗒出行的营业收入为7.81亿元人民币、5.69亿元人民币和8.15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利润净额分别为2.38亿元、8470万元及2.26亿元。值得一看的是,在特殊时期的影响下,嘀嗒出行能实现连续三年盈利值得表扬,但其毛利率与经调整净利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下滑。
究其原因,则主要是因为嘀嗒出行为了留住顺风车车主的原因。招股书显示,2023年嘀嗒出行把更多钱花在了第三方服务上。该项服务成本在2023年同比增长了119%至6112万元人民币,其在总服务成本中的占比则提升9.4个百分点至29.1%。
此外,嘀嗒出行也为私家车车主提供了更多补贴。2023年,每名私家车车主的平均每次服务收入达到40.5元,超出2021年的36.7元和2022年的34.6元。对应的,嘀嗒出行给私家车车主的补贴同比增加65%至2900万元人民币,在服务总成本中的占比提升了1.4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年末,该平台拥有约1560万名私家车车主。
不过,对顺风车的补贴也让其业务结构更加单一,2023年,嘀嗒出行的顺风车业务为其带来了7.7亿元人民币的收入,这在总收入中占比高达95%,相比2021年的89%、2022年的90.5%其占比进一步提升。对此,嘀嗒出行在招股书中解释称,顺风车平台服务的收入增加是因为搭乘次数和每次的搭乘车费均有所增加。
其他风险方面,嘀嗒作为网约车行业的巨头之一,同样面临着网络安全审查等问题;此外,嘀嗒出行也有着不少的被投诉记录,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嘀嗒出行累积总投诉量高达16080件,大量用户投诉其乱扣钱、司机态度恶劣、司机私下接单、霸王条款等。
但这些都属于可以解决的问题,当前摆在嘀嗒出行面前的,是如何开辟第二增长曲线的问题,毕竟单一业务线抗风险能力实在是有所欠缺,同时顺风车的天花板,也已经要到来了。
原文标题 : 嘀嗒第五次递表港交所,2023年业绩回暖,为私家车主提供了更多补贴